信江某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

信江某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

ID:39478740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4

信江某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_第1页
信江某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_第2页
信江某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_第3页
信江某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_第4页
信江某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江某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江++++采砂规划地地质勘察报告第一部份文字报告1、绪言1.1工程概况:受++++的委托,++++对信江++++采砂规划地地质勘察。信江++++段采砂规划地位于余江县与余干县交接处,为信江盆地。采区范围:采区长约3190m,宽约80m,采取面积234258平方米,采区控制范围的平面坐标为:+++++。1.2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1)勘察技术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范》(SL251-2015)《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SL423-2008)等有关规范进行。(2)查明采区砂砾石料分布范围、厚度,结构特征、颗粒组成、级

2、配等;(3)查明上覆剥离层或无用层的分布范围、厚度;(4)对砂砾石料进行质量评价;(5)评价采砂对河道及两岸岸坡稳定影响;1.3勘察工作布置及勘察方法:勘察工作布置依据地勘技术要求,钻孔间距约按550m布置,但每个采区钻孔数量不少于4个,每个孔深应大于开采深度3-5m。布置勘察孔。(1)准备工作:2018年1月16日(2)现场作业:2018年1月16日至1月24日(3)资料整编:2018年1月24日至1月26日(4)报告提交:2018年1月26日(2)勘察方法采用2台XL-1钻机进行施钻。61.4工作成果及质量评述(1)施工钻孔8

3、个,总进尺75.80m;(2)取扰动样12个;(3)观测钻孔水位8孔8次;(4)勘探点平面布置图4份;(5)编制文字报告及附表、附图。(6)各项成果质量评述均达规范要求。2、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2.1自然地理信江++++段采砂规划地位于余江县境内,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北与万年、余干交界。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丰溪水,在上饶汇合后始称信江。干流自东向西,先后流经上饶、铅山、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余干等县市,收纳了丰溪、泸溪河、铅山河、湖坊河、葛溪、罗塘河、白塔河等支流。在余干的八字嘴附近分为两支:主支经

4、瑞洪至康山注入鄱阳湖,全长313公里;北支余水河注入鄱江。全流域面积1.5941万平方公里,耕地26万多公顷。流域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近50年年平均气温为17.6℃,其中一月份平均气温5.2℃,七月平均气温29.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2℃,年极端最低气温—15.12℃。年平均降水量1788.8毫米,最多年份降水量2543.0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980.7毫米,其中4~6月份平均降水量844.8毫米,7-9月份平均降水量350.9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1739.4小时,无

5、霜期258天。62.2地貌、地质+++市地貌属华东低山与丘陵。信江及其支流地貌主要为河谷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白垩系地层,河漫滩和I级阶地上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第四系人工堆积物主要成分为砂壤土和细粉砂,砂壤土主要由砂粒、粘粒和少量粉粒组成;第四系堆积物上部为细粉砂,中下部为砂卵石层,并随着深度的增加,卵石粒径有所增大,分选性较好,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白垩系砂岩,砂岩呈紫红色,主要由细颗料构成,泥质胶结,呈全强风化。2.3河床地质组成信江中下游鹰潭段河道为河谷平原,地势较平坦,多年来河道冲淤变

6、化不大,河床基座主要由沉积砂岩组成,河床覆盖层厚度2~llm,床砂主要为中粗砂、砾(卵)石等,质量较好,储存较丰实。2.4地质构造与地震+++全市范围内的大地构造属南岭准地槽边缘的信江凹陷带,大体上为一平缓的向斜构造,从老到新有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生代三叠纪、白垩世和第四纪。基岩主要白垩纪砖红色、紫红色中细粒砂岩。地表土多为红壤土,偏酸性。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修正版)本区划分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第一组)相

7、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3、采区地质条件3.1地层岩性分布情况6据钻孔揭露,在勘察深度内,场地下部岩土大体可分可分3层,自地面向下各层分别为①粉土层②圆砾层、③全风化砂岩层;现分述如下(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土工试验分层统计表》等图表)①粉土层:黄褐色、杂色,饱和,稍密,主要由石英质砂粒及少量粘粒组成,见少量云母。局部分布,仅在第ZK2,ZK3,ZK4,ZK5,ZK6,ZK7,ZK8号孔一带可见;该岩土层钻孔揭露的一般厚度0.20~0.50米,平均厚度0.34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埋深0.00米~0.00米,平均埋深0.00米;钻

8、孔揭露的层顶面标高11.50米~14.60米,平均标高13.89米。该岩土层在ZK1钻孔位置及附近地段缺失。②圆砾层:黄褐色、杂色,饱和,稍密~中密,颗粒粒径一般在2~3cm之间,最大粒径8cm,亚圆状,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级配较差,含量占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