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地的力量——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感受大地的力量——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ID:39494756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4

感受大地的力量——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_第1页
感受大地的力量——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_第2页
感受大地的力量——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感受大地的力量——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吴月:感受大地的力量——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吴月凌晨一点,我终于看完《黄河边的中国》,长吁一口气。心中有淡淡的畅快,更多的是说不出的困惑与隐忧,正如作者曹锦清先生在书中的最后一句,“河南之行到此虽划一句号,但它留给我的依然是一个问号。”中国观代化的目标、实现途径及速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途径与速度制约的。观察中国的现代化,可从外往内、从上往下看,即通过“译语”与“官语”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而曹先生却转而从另一端,即站在社会生活本身来观察中国社会,从内往外、从下往上。这一视角的转变,所看所思就不同了。从外往内、

2、从上往下看,或可看见中国离现代化目标尚有多近,而曹先生则看到了中国离原初出发点并未多远,积淀在乡村社会中的传统力量也不断渗入现代化的现实中。历时半年的乡村田野调查,旨在对乡村社会进行观察与思考,从现代化角度透视农民、农业、农村与地方政权之现状。曹先生认为,让缺乏自我表达与组织的村民学会自我管理,通过平等协商建立合作组织,实现共同利益,是农村现代化的出路。对于农民缺乏自我组织与管理能力这一点,我是认同的,而这个缺陷在农村的经济与政治发展上都有体现。中国农民的一个特点是“善分不善合”(我认为这并不只是农民或中国农民的特点),也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中国

3、小农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平等协商的精神与能力。改革开放在农村最重要的体现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田单干、农户分散经营,这一制度是符合农民的小农经济习惯的,能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单产,确保温饱。然而,承包责任制也存在一些缺陷。传统农业是低效而脆弱的产业,而家庭更是脆弱的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难以抵抗水旱灾害;农户个人难以把握市场规律,承受市场风险;地块分散,农户往返劳作机耕不便;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弊端日显;还有外出务工导致土地荒芜粗放经营等。面对这些问题,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规模经营的要求,农民重新联合起来,在平等协商、公平契约基础上建立

4、起超血缘关系的经济联合体,如专业化合作体系、集中加工销售体系等,是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只有自发联合形成组织,才能解决生产、供销、农田水利建设、地方官吏侵权等的问题。类似的问题,在农村政治中也有体现。曹先生认为,中国农民的自我代表意识与能力都不够,单家独户的小农将政治理想寄托于上层的雨露与阳光。在中国的村落文化里,各种以“人情”为主的人际合作传统方式中没有民主法制的因素,例如在选举村支书时,村民往往会选择与自己同宗族的弟兄,在解决自家问题时,往往会选择通过私人交情。广大村落农民尚未学会自我代表,需要别人来代表自己,只能企盼包青天一类的政治家替民做主

5、。在这种情况下,一切法律与民主的制度建设,只能是一层浮在水面上的油。不管是经济上缺乏自发组织的意识与能力,还是政治上缺乏自我代表的观念,都或可归结为一种传统的小农心理。这也许是对中原大地农民的一种苛责,但沉重的历史与坚硬的现实就在那个地方,迫使你去承认。制度往往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引入一种制度只是开端,培育起使该制度有效运行的社会心理文化远为艰难。只要中国小农没有学会自我组织及自治能力,中国的小农依然是历史上的传统小农,也无法摆脱经济落后,社会地位低下,至于乡村的民主法治化也是一句空话,中国农民与农村的现代化也永远是口号。书中翔实的记录给我展示了

6、一个与我想象中不太一样的但又确实存在的黄河边的中国。在这里,理论观念、制度政策、社会生活,它们在同一物理时空中并存,但在历史时空中,观念是超前的、制度居中而社会生活居后,当我们用观念改造制度时,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生活传统也在不断改造这些观念与制度。这本700多页书打动我的,除了它呈现出的1996年我4岁时的河南农村真实图景,还有作者曹锦清先生为了发现真实而做出的努力。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叹息,如果今年夏天我在社会实践之前读过这本书,在下乡时该少碰多少壁!“社会调查的关键是进入调查现场,而后根据调查目的获取所需的社会事实”,为了“入场”,曹先生主要

7、运用了私人亲友关系而非官方关系,尽量保证了所见的真实性;“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在调查中保持“无知”与好奇,直观生活本身;“在一切社会事实中,社会情绪是最重要的”,不仅关注事情本身,也关注受访者的情绪与心理;“纵者为历史的对比,横为理论的分析”,现场调查与出场研究相辅相成;还有观察的细致,角度的独到,都让我心生敬佩。这本不薄的书读起来对我来说并不那么容易,不过我也知道“农村”这本书更是值得我们慢慢品读。15年过去了,如今中国的农村又是什么样子?各种专业合作化组织运行情况如何?取消农业税,农民负担轻了吗?如今的地方政府与人民,是“鱼

8、水”关系还是“油水”甚至“水火”?生在山东小城,祖辈都是农民的我,真的很想再去看一看,嗅那泥土的气息,感受大地的力量。我想,会有一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