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I)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I)

ID:39510450

大小:648.1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7-04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I)_第1页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I)_第2页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I)_第3页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I)_第4页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I)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建筑工程测量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学习要点◆建筑工程测量概述◆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建筑施工控制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工程变形测量#建筑工程测量概述一建筑工程测量概述Ñ主要指工程建设阶段的施工测量(施工放样、测设)。Ñ基本任务:建筑物轴线、标高的现场放样定位;Ñ要求:设置轴线、标高的现场标志,满足所设计的位置和精度要求。一.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二.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Ñ精度要求高Ñ责任重(多复核)Ñ配合施工,现场计算多Ñ施工控制网布置难度大(通视,使用方便,点位保存)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二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一.设计长度的测设二.设计角度的测设三.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四.设计高程的

2、测设五.设计坡度的测设六.铅垂线的测设基本工作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Ñ测设三个基本量:水平距离D水平夹角b高差h1通过测设D、b来放样点的平面位置X、Y;1通过测设h来放样点的高程H。一.设计长度的测设1.钢尺法测设:经纬仪定线;钢尺测设DAB;用大木桩标定B。已有:起点A、和AB方向已知:水平距离DAB(设计已知)定:终点B注: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考虑距离的改正数,实际测设的距离为:D¢=D-DDk-DDt-DDh一.设计长度的测设DAB测距仪测设距离DABAB2.测距仪法测设:测距仪反光棱镜◆在A安置测距仪(或全站仪);在B附近安置反光棱镜;◆观测AB距离、调整棱镜位置,直至与设计距

3、离相等,定B标志。●测距仪观测斜距时,应读竖直角,改正成平距;●全站仪直接读取平距。二.设计角度的测设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已知:水平角数据b(设计已知)定:C方向CCCCCb测站A后视B待定点C1.一般方法放样b角(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CCCCC二.设计角度的测设——放样已知数据的水平角2.精确方法放样b角2.精确方法放样b角(多测回修正法)¥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b角(实际得b1、C1);¥多测回观测ÐBAC,取平均得b1;¥计算改正值C1C,修正得精确位置C。例:已知AC1=85.00米,设计值b=36L,设测得b1=35L59¢42N,计算修正值C1C。解:Db=b-b1=

4、18NC1C=85tan0L0¢18N=0.0074m≈7mm得:点位修正值为7mm(向外)待定点C1测站A后视Bb1DbbC三.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Ñ现场至少有一条基线(两个相互通视的已知点)测设方法测设数据直角坐标法角度b(直角)、距离D极坐标法角度b、距离D距离交会法距离D1、距离D2角度交会法角度b1、角度b2三.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将设计的平面点位测设到实地上。(一).直角坐标法72.000m(检核)(一)直角坐标法(多用于建筑物轴线的放样)ABXM=600.000mYM=700.000mXM=600.000mYM=900.000m建筑基线Ñ现场有控制基线,且待测设的轴线与基

5、线平行。待建房屋①②ABXM=698.000mYM=832.000mXM=650.000mYM=760.000m60.000m68.000m50.000m48.000m50.000m48.000m检查边长,相对误差在1/5000~1/2000即可,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要求精度更高。(二).极坐标法(二)极坐标法1.计算放样数据:AB(XA,YA)(XB,YB)P(XP,YP)设计2.用经纬仪测设b,用钢尺测设D,得P点设计位置。aAB=tg-1YB-YAXB-XAaAP=tg-1YP-YAXP-XAb=aAP-aABD=Ö(XP-XA)⒉+(YP-YA)⒉aABaAPbD极坐标放样算例例

6、:右图中J、K为已知导线点,P为某设计点位。按图中数据计算在J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数据b、D。KJPXK=746.202mYK=456.588mXJ=502.110mYJ=496.225mXP=450.000mYP=560.000mbD解:DXJP=XP-XJ=-52.110DYJP=YP-YJ=+63.775DXJK=XK-XJ=+244.092DYJK=YK-YJ=-39.637①D=Ö(-52.110)ª+63.775ª=82.357m②aJK=tg-1=360L-9L13C25N=350L46C35N-39.637+244.092b=aJP-aJK=129L15C07N-

7、350L46C35N=138L28C32NaJP=tg-1=180L-50L44C53N=129L15C07N+63.775-52.110(三).角度交会法(三)角度交会法ABP(XA,YA)(XB,YB)(XP,YP)设计1.计算aAB、aAP、aBP,则:b1=aAP-aABb2=aBP-aABb1b22.在测站A测设b1,得AP方向;在测站B测设b2,得BP方向,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Ñ测设时,通常先沿AP、BP的方向线打定桩,然后交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