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护》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PPT课件

ID:39516330

大小:856.1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7-04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PPT课件_第1页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PPT课件_第2页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PPT课件_第3页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PPT课件_第4页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 及健康教育心梗的概念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它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由于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部分动脉管腔发生急性闭塞,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胸骨后剧烈疼痛、左心功能不全、休克、心律失常、进行性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血清酶的增高等。临床表现一、梗塞先兆二、症状二、体征一、梗塞先兆多数病人于发病前数日可有前驱症状原有心绞痛近日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较久,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甚至在休

2、息中或睡眠中发作。突发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显倒置。二、症状A胸骨后疼痛B休克C心律失常D心力衰竭E全身症状A胸骨后疼痛最突出的症状(一)诱因(二)部位(三)性质(四)持续时间及其缓解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有些病人疼痛部位在上腹部,且伴有恶心、呕吐、易与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相混淆。(一)诱因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和寒冷诱发)(二)部位典型的疼痛部位为胸骨

3、体上段或中段的后方,也可在心前区,疼痛范围大小如手掌,常放射至左肩沿左肩前内侧直至小指无名指,至颈部、下颌及咽部,至左肩胛区或上腹部并伴有消化道症状。部位图示(三)性质多为压迫、紧缩,有濒死感。疼痛程度可轻可重,表情焦虑,面色苍白,出汗,停止动作,直至症状缓解。(四)持续时间及其缓解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B休克20%病人,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主要原因有:1、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2、剧烈胸痛引起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3、因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

4、血容量不足C心律失常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D心力衰竭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且不协调,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后期可有右心衰竭。E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引起,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三)心电图(一)特征性改变(二)动态性改变(三)判断部位和范围(1)特征性改变1.病理性Q波面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宽而深的Q波。2.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3.

5、T波倒置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4.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无病理性Q波。(2)动态性改变1.超急性期 发病数小时内,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2.急性期 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直立的T波,形成单向曲线,1-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病理性Q波或QS波常持久不退。3.亚急性期 ST段抬高持续数日于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倒置。4.恢复期 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对称性倒置,可永久存在,或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3)判断部位和范围可根据出现特征性改变的导联来判

6、断心肌梗塞的部位。如V1、V2、V3反映左心室前壁和侧壁,Ⅱ、Ⅲ、aVF反映下壁。Ⅰ、avF反映左心室高侧壁病变。(四)血清酶肌酸磷酸激酶(CPK)6-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高峰。2-3日下降至正常。在其他组织细胞中含量不多,所以特异性较强。异构酶CPK-MB更具有特异性敏感性。谷草转氨酶(AST,GOT)6-12小时开始升高,20-48小时高峰,3-5日恢复正常。因该酶也存在于肝细胞中,所以特异性较差,乳酸脱氢酶8-10小时开始上升,约持续8-14日方恢复正常。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7、血清酶的升高年老病人:突发原因不明的休克、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较重持续性胸闷或上腹痛。应进行心电图、血清酶、血清肌红蛋白,肌凝蛋白轻链Ⅰ的测定,放射性核素心肌扫描。治疗原则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及处理并发症防止猝死。一、监护和一般治疗二、对症处理三、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范围四、并发症的处理五、恢复期处理一、监护和一般治疗(一)监护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24-48小时内尤其要密切观察血压、心律、呼吸、神志、疼痛及全身情况,进行心电图监测。监测肺

8、毛细血管楔嵌压和中心静脉压。(二)休息(三)吸氧 间断或持续通过鼻导管面罩给氧。(四)加强生活护理 饮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易消化、低钠、低脂不胀气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便秘者可给缓泻剂。二、对症处理(一)解除疼痛(二)控制休克(三)消除心律失常(四)治疗心力衰竭(一)解除疼痛度冷丁或吗啡,为避免恶心呕吐可同时给予阿托品心动过速者不加阿托品。呼吸抑制者禁用吗啡。也可用硝酸甘油或消心痛舌下含化。(二)控制休克监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给予针对性治疗。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