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利润管理》PPT课件

《收入与利润管理》PPT课件

ID:39532202

大小:258.60 KB

页数:95页

时间:2019-07-05

《收入与利润管理》PPT课件_第1页
《收入与利润管理》PPT课件_第2页
《收入与利润管理》PPT课件_第3页
《收入与利润管理》PPT课件_第4页
《收入与利润管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收入与利润管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收入与利润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收入和利润的组成;2、掌握收入预测和收入计划的编制方法;3、掌握利润预测和利润计划的编制方法;4、熟悉利润分配政策和分配程序。第八章收入与利润管理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收入预测和收入计划的编制;利润预测和利润计划的编制;利润分配政策和分配程序。2、教学难点:收入预测;利润预测;利润分配政策的确定。教学课时安排:总课时8课时,其中讲授6课时,实训2课时。第八章收入与利润管理【案例导读】东方集团公司1999年实现利润总额为5880000元,1999年产

2、品销售量较1998年有所提高,达到500000件,销售单价为24.5元,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2.5元,固定成本为120000元。公司销售部有关人员通过市场上产品供需情况的调查,并会同财务部对公司2000年销售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2000年产品销售量可达580000件,另外,公司全年因改进了产品的工艺设计,预计单位变动成本可降至10.3元,但同时固定成本会增加135000元,公司拟通过降低价格增加销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价格拟降为单价22.5元。第八章收入与利润管理第一节收入与利润管理概述第二

3、节收入管理第三节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管理第八章小结第一节收入与利润管理概述一、收入的分类与管理目的二、利润组成与管理目的一、收入的分类与管理目的(一)收入概念与分类(二)收入管理目的收入概念与分类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营业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部分构成。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销售材料、代购

4、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收入管理目的1.及时取得销售收入是补偿耗费、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2.及时取得销售收入,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的重要环节。3.及时取得销售收入,是及时实现利润、分配利润的必要条件。二、利润组成与管理目的(一)利润组成(二)利润管理的目的利润组成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最终的财务成果。企业的利润总额一般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四个部分。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人+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企业

5、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计人产品成本,而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投资净收益投资净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投资减值准备补贴收入补贴收入,是

6、指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退还的增值税,或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及属于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是相对于企业的营业收入而言,它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营业外支出是相对于经营性耗费支出而言,它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利润管理的目的从传统的观念来看,衡量一个企业经济效

7、益的公认标准就是利润。根据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某项投资实现了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它就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尽管现代理财观念不再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而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但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能实现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利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第二节收入管理一、收入预测二、收入计划三、收入的日常管理一、收入预测(一)时间序列法(二)因果(相关)分析法(三)本量利分析法时间序列法时间序列法概念时间序列法计算公式时

8、间序列法应用例8-1时间序列法概念时间序列法按照时间的顺序,通过对过去几期实际数据的计算分析,确定计划期产品销售收入的预测值。可分为历史同期(季)平均法、滚动(或加权滚动)平均法和基数加平均变动趋势法。生产和销售带有季节性的企业一般用历史同期(季)平均法。产销比较均衡或产销逐渐上升的企业,通常取前几年的数字为基准,采用滚动(或加权滚动)平均法。时间序列法计算公式时间序列法应用例8-1[例8-1]2003年实际销售为1000万元,2000~2003年四年中,平均每年增长销售量为200万元,则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