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散文专题

现代文阅读训练——散文专题

ID:39538224

大小:563.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7-05

现代文阅读训练——散文专题_第1页
现代文阅读训练——散文专题_第2页
现代文阅读训练——散文专题_第3页
现代文阅读训练——散文专题_第4页
现代文阅读训练——散文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训练——散文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散文专题理解鉴赏评价分析综合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阅读鉴赏散文考点1、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所谓“感”,是说作家由某一眼前物或某一身边事发生了某种独特的感应,或产生了某种亲切的感受,或触发了某种潜在的感情;所谓“悟”,是从中悟出了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2、从结构上看,

2、许多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神”在散文的“形”上有所表现:一是在形和神的结合点(动情点)上为思想找到象征物。为情感找到借代物,这样可使散漫的材料“聚集”于一点,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二是要有合适的叙事抒情线索。三是用文眼统摄。以“形”探“旨”法形(形象)——人、景、物旨(主旨)——情、理、志旨(情、理、志)形(人、景、物)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写景(状物)抒情直抒胸臆景语情语叙述(交待)语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

3、人相通处。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

4、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一.读懂散文(一)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即“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要搞清这些内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标题”,理清“思路”,抓“关键语句”,理解

5、“主旨”。“标题”,提供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开始,必须加以关注。(二)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2.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线索”常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3.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

6、结合、欲扬先抑等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作者写文章的思路。(三)局部把握,抓住关键。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修辞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这些语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必须重视这些语句的作用。把握住这些语句,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脉络。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另外,我们更不能忽略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处境等方面

7、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二.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第一节:作用(意图、好处)分析题1、语句作用题2、段落结构作用题3、人称作用题4、标题作用题5、景物描写的作用6、写作内容作用题7、艺术技巧作用题(一)语句作用题分析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内容或表达效果和在文句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去分析。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二)、段落作用题常见提问方式(1)、句、段作用分析:画线句子(或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好处)?在结构中有什么作用?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变式

8、提问:开头为什么从××××写起?作者写这些句子(节)的用意是什么?(2)、文中材料作用分析:文章写××××内容有什么作用(好处)?变式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无论哪种命题指向或提问角度,答题时必须联系文章整体,答案要具体、周全。1.知识模式(储备)(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