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ID:39545746

大小:2.1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05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_第1页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_第2页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_第3页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_第4页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莞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15项目背景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这里将成为21世纪卓越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区域核心城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不断进行。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东莞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东莞凭籍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交通沿线形成高度城镇化地域。

2、2000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493亿,“五普”人口为645万,其中户籍人口153万。但从发展竞争能力上,其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阶段的特征,距现代城市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根据广东省委指示,东莞要抓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使它从出口加工基地型城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转变,并与广州、深圳协调发展,共同构成珠三角组合城市群。在此基础上,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将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建设东莞“大城区”的构

3、想。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莞市主城区范围为东莞城市总体规划范围273平方公里和寮步、大朗、大岭山三个镇(含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53.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7.36万人,暂住人口106.28万人。15一.从“基地”到“名城”——东莞宏观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东莞的的经济虽然发达,但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莞接受了大量香港转移来的加工工业,成为香港的工业区;90年代以来,尤其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东莞已成为全球有影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多年来,市区占全市的经济比

4、重和人口比重不高,且没有提高的趋势。城区的城市功能和设施水平对行政区域和经济腹地的辐射力不强,造成本市大的城镇经济实力,小的中心城市职能。沿交通干线发展的城镇几乎连成了片,包围着农村。城市与农村,高楼大厦与村民小楼在这里积聚、碰撞。快速蔓延的城市化伴随着的是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恶化和建设布局的混乱。总而言之,东莞的主城区和沿路连绵发展形成的“大城镇区”,实质上是小城市发展和众多村镇城镇化基础上形成的城镇集合体。所以城市功能不强,与其集合形成的总体城市形态规模(大城市)远不相称。进入21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

5、的中心城市”作为新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正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东莞宏观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从东莞实际看,近期在全市全面开展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将中心城区、同沙水库区和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大主城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一定能对全市的城市发展和产业进步起到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二.区域竞争态势与城市功能定位在国内的区域竞争中,珠江三角洲的对手是长江三角洲,东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已经受到长江三角洲的有力挑战。上海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渐提升,这种“中心优势”与珠江三角洲的“边界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东莞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实

6、质上是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提升的压力;“订单主导型”向“生15产主导型”的转化,地方产业群和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机制建立,是东莞发展的出路;伴随产业升级的城市拓展和环境建设,是东莞再造辉煌的前提与基础。江苏昆山(上图)被认为是东莞电子信息业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东莞所处的世界经济区位而言,其位置可以用“双重边缘化”来概括——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在国际国内消费市场供应区位上也处于边缘位置。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东莞仍应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制造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定位。东莞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具有突出外贸地位的制造业城市。广州作为珠三角主要

7、中心城市,对东莞的影响略强于深圳。东莞将继续保持与广州进行差异化竞争的策略。从广州目前进行的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分析,广州的“东进”和“南拓”对东莞有比较直接的影响:“东进”,利用港口条件,在东翼大组团形成密集的产业发展带,对东莞西北部麻涌、望牛墩、洪梅、厚街等地区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其交通和产业的连带发展将为东莞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极点。“南拓”,布置在南边地区的新兴产业、会展中心、生物岛、大学园区、广州新城等,将与东莞形成功能互补。与深圳相比,东莞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深圳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导致了更多产业由香港等地转移到东莞,为

8、东莞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2000年东莞与广州、深圳经济总量还有很大差距。东莞在港、深、穗经济带上既受他们的带动,又受到一定的制约。15三.东莞主城区的发展目标1.东莞与国际制造业名称的差距:(1)在不断膨胀的地方利益驱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