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音乐思想浅析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

ID:39562157

大小:16.8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_第1页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_第2页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_第3页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_第4页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音乐思想浅析  在我对音乐教育有限的认识中,我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懂得音乐,以及认同艺术是包含感情的教育家之一。翻阅资料发现在他许多的著书论述中都曾多次认为音乐可以感化人们,对人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最重视音乐的教育家当首推孔子。  一、孔子的音乐教育理论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思想主张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学问渊博,博学多能,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并且开创

2、私人讲学,广收门徒,使学生不管贫富贵贱都能平等拥有学习的权利,更是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都为国家所重用。并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晚年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诗》《书》《礼》《乐》等书籍。同时,学生们将孔子的思想言行以语录体和对话体的方式记载在《论语》中,并流传于后世,时至今日,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奴隶制社会想封建社会的国度,我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文化的发

3、展从一元走向多元,因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局面,儒家的美学思想也和时代的脚步息息相关。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以音乐理论著作《乐记》等为代表,乐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著名的:“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等音乐理论影响至今。音乐是由人们主动创造的,但是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民风民情,通过音乐也可以传递知识,纠正人们的习惯。  孔子的音乐理论认为音乐具有能从道德上感化人的能力,就像《孝经》里所说的“移风易俗莫善于

4、乐”,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意思是孔子认为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闻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改变社会的社会风气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特别还在文化水平并不高的春秋战国时期,因此孔子认为通过音乐教育能改变不良习性,传承优良传统。  “六艺”一直是孔子教育所提倡的,而音乐亦作为其中的一个内容进行教学,孔子在他的著作中认为“乐”是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能体现人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便包含了其的教育方针,他他认为“乐”和“礼”应当积极配合,提倡礼乐里所包含的教育作用、礼乐的教育功能应当被重视,

5、以此来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所说的“乐”不仅仅指单纯的音乐,“礼”与“乐”密不可分,形成了礼乐制度,影响整个国家音乐体系,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规范即“礼”的发自内心的认可。孔子的论著《论语?泰伯》中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统治者应当从学音乐开始,让人民通过歌唱懂得“礼”,形成礼仪规范。所谓“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有时候学习音乐并非为只是因为它是一门艺术,在孔子看来,音乐更是可以成为陶冶性情和修身的手段,使人民在音乐的熏陶下逐渐成为有德之人,并通过音乐教育陶冶人民的性情。孔子期望

6、通过“礼乐”的结合使社会的统治达到“仁”治,实现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  孔子是极力推崇韶乐的,他对韶乐的评价是“尽善尽美”,所有音乐都应该向韶乐的标准靠近。音乐作为陶冶人、感染人的艺术,其内容与形式一定要统一。与同时代的一些思想家不同,例如墨家的墨子,在春秋时期便并不推崇音乐,提出了“非乐”的思想,曰:“乐之为物不可不禁止”,他否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只看到了音乐消极片面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积极的意义,因此视音乐为有害无益之物,因此主张禁止音乐,这样的思想过于狭隘了。  二、孔子的思想对现代的启示  

7、孔子提出“六艺”中“艺”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音乐专业性的教育,对于“乐”的教育,则是从育人的态度出发,通过对“乐”的理解和感知来促进人的审美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养成。基于此,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的音乐教育,一方面体现在大众化的音乐教育,另一方面侧重于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对于大众音乐教育主要侧重于对音乐文化和审美的培养,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专业音乐教育主要从音乐技巧和技能的职业性上,既要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相应的音乐表演、创作技巧。由此

8、所衍生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孔子的“礼”与“乐”不谋而合。在今天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对于音乐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往往侧重,而对于音乐文化课及理论课程则相对轻视,殊不知,这种学习态度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对立的,也是当前音乐教育需要极力改善的地方。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是突出的,而当前的歌唱教学,多侧重与对学生音准的矫正,而忽视了歌唱时对歌曲中所蕴藏的知识文化的理解。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歌词、旋律进行了统一,也将音乐教育与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建立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