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ID:39563201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6

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_第1页
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_第2页
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_第3页
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_第4页
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一、本章内容:第一节社会公德;第二节职业道德;第三节家庭美德;第四节个人品德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公共秩序以及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要求;了解职业的本质内涵,把握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主要法律的基本要求,努力培养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难点:1.在公共生活中认真践行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做到

2、知行合一;2.掌握职业的内涵和本质,以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3.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四、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讲授法、案例法、问题讨论法相结合。五、课时:2课时六、掌握内容:1.公共生活的特征;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4.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5.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6.恋爱中的道德规范;7.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8.何谓个人品德?个人品德的作用是什么?9.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七、教学过程:【导入新

3、课】中国游客在海外的“礼遇”:不遵守公共生活的规范!不讲究社会公德!第一节社会公德社会公德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协调。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公共生活的内涵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活动和生活。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的生活。公共生活不同于具有一定封闭性和隐秘性的私人家庭生活,它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

4、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幻灯片)所以说,内外有别,必须注意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言行。那样,于人于己都是件好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1920年,16岁的邓小平留学法国,从重庆到上海,乘船走了8天,从上海到马赛,整整颠簸了39天。今天,任何一个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在17小时内,都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真正做

5、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是什么?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1)社会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二)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幻灯片: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过马路跟日本人过马路的区别)从公共生活的特点可见,公共生活容易走向无序状态。因为群体生活中的每个人的性格、旨趣、思想、利益都不同,但他们又不得不在一起生活,这就

6、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而无序的社会必然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然而,人必须过公共生活,在公共生活中就必须遵守公共秩序。1.公共秩序的含义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公共秩序就是指由一定的规则来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人的存在既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人必须从他所处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出发,去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做一个有社会公德的人

7、,从而成为一个成功的人。2.维护公共秩序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第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第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国民的公共行为文明,无疑会提高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相反在公共生活中,较多的人,不遵守社会公德,不遵守法律,造成社会秩序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这个国家的公民的素质不高,这样的人,既不关心他人,也不关心国家,这样的人哪有建设社会主义的

8、积极性。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恩格斯说过,社会公德是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列宁也认为,所谓社会公德,就是“公共生活规则”。这种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千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要求。(幻灯片)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