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运用题中的教学方法

浅谈在小学数学运用题中的教学方法

ID:39573085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6

浅谈在小学数学运用题中的教学方法_第1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运用题中的教学方法_第2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运用题中的教学方法_第3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运用题中的教学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小学数学运用题中的教学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在小学数学运用题中的几种教学方法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中心校范冬平【摘要】运用题在数学知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题型覆盖面之广,综合性之高,这就需要学生既要有很强的审题能力,缜密的推理能力,敏锐的辨析能力,灵活的运用能力。可是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老师们的教学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上尽管学生们都听懂了,但是课外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会频频出错,究其原因学生们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审题不仔细,不会推理分析,易混题干,不会举一反三。针对上述现象,我想就此浅谈一下我在数学运用题教学中的方法。【关键词】审题;推理;辨析;运用一、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做好一道运用题的先

2、决条件,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学生们往往是课上听懂了,可是课下做作业时,当题中已知信息改变以后,就不会做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生搬硬套老师讲授的方法,没有仔细仔细审题。下面我就其原因简单介绍两种我教授学生们审题方法。例如这两道易混淆的运用题:第一题“大青蛙吃了30只害虫,小青蛙吃的害虫数量是大青蛙的1/3,那么小青蛙吃了多少只害虫?”第二题“大青蛙和小青蛙一共吃了30只害虫,小青蛙吃的害虫数量是大青蛙的1/3,那么小青蛙吃了多少只害虫?”1.1.罗列法。就第一道运用题,我会在黑板上罗列“害虫数量(只)”,第二行,在左边写“大青蛙----30”,

3、右边则写“小青蛙吃的数量是大青蛙吃的1/3”,第三行“小青蛙----?”这样就使得学生们更加清晰的理解他们内在的联系,有助于他们进行下一步解题。1.2.图解法。针对第二题,我会叫学生们自己动手在草稿本上画出一个大圆圈,里面写上“大小青蛙吃害虫总数30”,画一个小圈,里面写上“小青蛙吃害虫的数量”。则大青蛙吃的数量则画4个同等大小的小圈。二、教授学生基本的推理方法虽是培养了学生们审题的好习惯,但是要准确做出一道数学运用题,光靠审题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清晰的逻辑推理在解题环节也是中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地将推理步骤分为以下两个步骤:1.勾画出

4、已知量。例如“池塘里有一群鸭和鹅共计2500只,其中鸭的数量是鹅数量的4倍,请问池塘里鸭子有多少只?”遇到这种题,我首先会叫学生勾画出已知信息“鸭和鹅共计2500只”,“鸭是鹅的4倍”,“鸭的数量?”2.分析内在关系。此题我会这样教导学生:2500是它们的共数,鸭子的数量是鹅的4倍,那么就是说假如我们把鹅的数量看成一份,那么鸭的数量怎么表示?此时学生会在我的引导下回答“鸭子的数量就可以表示4份”,那么它们的总数是不是就可以看成5份?5份就是2500只,那么一份是不是应该是500只,一份就是鹅的数量,那么鸭子占4份,鸭子的数量就应该表示成:4×500=2000

5、(只)。3.延伸类似题型。很多老师会就此结束这道题的讲述,但我却喜欢改变题中的已知信息,让学生按照我教授他们的推理方法自己动手解题。就拿这道题来说,我会改成“池塘里有鸭子2500只,鸭子的数量是鹅的5倍,那么鹅的数量是多少?”这样改变题中的信息,目的就是想让学生们在这种易混的类似运用题解题中运用我教授的推理方法,使其熟练掌握。根据长时间的实践证明,我教授的推理方法使学生们在运用题这部分得分率大大提高了。三、教授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有些数学运用题有些复杂,若按常规的方法来思考根本无从下手,往往不知不觉地陷入“死胡同”。对于这样的题型,我会教导学生将思维方向转换一

6、下,从全局出发,从整体把握,全面观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解题的关键所在,这样解题的效果就非常显著。例如“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8,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2后,这5个数的平均数就是10,改动的那个数原来是多少?”读完题后,大部分学生会走入误区,想方设法求出这5个数的值,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没这个必要。对于这样的题,我首先会带着学生分析“8是这5个数的平均数,那么这5个数的总和应为:8×5=40,改动后这5个数的总和应为:5×10=50,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改动后5个数的总和比改动前多10,大家想一想,什么数在改成12以后比以前多了10。我们不难算出这个数就

7、是2。”又如“一仓库里有货物80吨,用去了2/5,那么用去了多少吨?”这道题很简单,基本上的学生都会用最基本的方法解:80×2/5=32(吨)。但此时我会教学生们从反方面思考:80÷5×2=32(吨),此列举法的意思就是,我们将整个仓库的货物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将其平均分成5份,用去的占其中的2份。那么不难解出用去的货物吨数。或者用80÷(1÷2/5)=32。这样教授学生多方面去思考解题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四、引导学生自编运用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运用题的结构,重视自编运用题的教学,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从小培养引导学生自编运用题是为了以后方便

8、他们更好更精确的找出题干中的有用信息。就自编运用题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