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四氯化碳测定催化剂的比孔容积

实验四 四氯化碳测定催化剂的比孔容积

ID:39578029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实验四 四氯化碳测定催化剂的比孔容积_第1页
实验四 四氯化碳测定催化剂的比孔容积_第2页
实验四 四氯化碳测定催化剂的比孔容积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四 四氯化碳测定催化剂的比孔容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工艺实验技术实验四四氯化碳测定测定催化剂的比孔容积一.实验目的1.用四氯化碳吸附法测催化剂的比孔容积;2.掌握测比孔容积的实验技术,了解其测定原理。二.基本原理多相催化反应使用的固体催化剂或载体多数是多孔性物质,其孔容积与比表面积等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催化剂活性的高低。将1g催化剂颗粒内部所有孔所占的体积称比孔容积,或称比孔容,以Vg表示。本实验是在一定的四氯化碳蒸气压下,使四氯化碳在催化剂的孔中凝聚,并把孔充满,凝聚的四氯化碳的体积就是催化剂内孔的体积。产生凝聚现象时所要求的孔的半径r和相对压力p/p0的关系,可

2、以从开尔文(Kelivn)方程计算出。即:(1)式中:σ—用做吸附液体的表面张力,N/cm;V—在温度T时吸附质的摩尔体积,ml/mol;R—气体常数;T—温度,k;θ—吸附剂与吸附质的接触角;P—在温度T时吸附质吸附平衡时的蒸汽压,pa;p0—在温度T时吸附质正常饱和蒸气压,pa。由开尔文公式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吸附质在不同半径的孔中凝聚时,相对压力p/p0越大,可凝聚的孔也越大。实验表明,当p/p0大于0.95时,CCl4在颗粒之间的空隙中也将发生凝聚;当p/p0大于0.97时,样品对四氯化碳的吸附量明显增加,以至

3、形成块状而不能流动,此时实验得到的Vg将偏高。所以本实验采用p/p0=0.95,为了保证p/p0=0.95可在溶液中加入13.1%(体积)的十六烷(十六烷的蒸汽压低,25℃时为0.02mmHg),此时溶液的折光指数D=1.457~1.458,可以测定颗粒在40nm以下的催化剂或载体的比孔容。比孔容Vg可按下式计算:(ml/g)(2)-3-化学工艺实验技术式中:W1—催化剂样品重量,g;W2—催化剂的孔中充满CCl4以后的总重量,g;d—实验温度下的比重,g/ml(20℃时为1.593)。注:式中W2应扣除空瓶本身吸附四

4、氯化碳的量。三.实验装置与试剂1.实验装置流程如图1所示2.实验试剂:四氯化碳为分析纯,正十六烷为化学纯。四.实验步骤1.将仪器按流程图装好,检查系统的气密性。2.配置CCl4—C16H36混合液:取86.9mlCCl4,加13.1mln—C16H36充分混合均匀,配成100ml溶液后放入储罐中,测其遮光指数nD20=1.457~1.458为合格,否则需进行调整,保证溶液中CCl4的分压为0.95。然后在加5mlCCl4,补加量应等于抽真空时被真空泵抽出并在冷阱中冷凝的CCl4量,以保证p/p0=0.95,并加2~3粒

5、沸石。3.样品处理:取20~40目细孔硅胶,于450℃下焙烧2h,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待用。4.样品称重:先将三个干燥的空称量瓶称重(准确到0.0002g),留一个空瓶,分别精确地称取3~4g上述处理好的硅胶,装入其余2个称量瓶。称好后放到真空干燥器的托盘上,并放入空称量瓶做空白试验,以校正吸附CCl4的质量。打开称量瓶的盖子。盖好干燥器的盖子。5.将真空干燥器磨口处涂上真空酯或凡士林,盖好干燥器盖子,打开阀10,11,使其处于三通位置,接通真空泵电源,慢慢关闭阀10-3-化学工艺实验技术让其抽真空,等到瓶6中的CCl

6、4沸腾后,转动三通活塞11,关闭冷阱与干燥器之间通路,继续抽真空2个小时后,再转动活塞11,截断抽真空,并使瓶6与干燥器7想通,此时沸腾的蒸汽进入干燥器中。打开三通活塞10通入空气,然后停止抽真空。在室温下放置16小时,即可以达到吸附平衡。6.吸附平衡后,记下室温,打开活塞11,让空气进入真空干燥器,打开盖子,迅速盖上称量瓶的盖子,随即进行称量(准确到0.0002g)。五.数据处理将数据列成表格,按(2)式计算比孔容值。六.思考题1.本实验中四氯化碳为吸附质,但还加入一定比例的十六烷,为什么?2.为什么样品要预先充分焙

7、烧,而且焙烧好的样品不能放置过久?附:实验原始数据记录瓶号空瓶重(g)装料后瓶重(g)吸附后瓶重(g)吸附CCl4量(g)备注12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