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无菌包装技术应用现状

食品无菌包装技术应用现状

ID:39586280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6

食品无菌包装技术应用现状_第1页
食品无菌包装技术应用现状_第2页
食品无菌包装技术应用现状_第3页
食品无菌包装技术应用现状_第4页
资源描述:

《食品无菌包装技术应用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食品无菌包装技术应用现状食品无菌包装技术是在包装物、被包装物、包装辅助器材均无菌的条件下,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充填和封合的一种包装技术。无菌包装常用于牛乳和乳制品、果汁、饮料、食品及某些药品等,尤其是液态食品的包装。经过无菌包装的食品,在常温下可以贮存12~18个月不变质,风味可以保存6至8个月不损失。经无菌包装的食品无须冷藏库贮存、冷藏车运输、冷藏柜销售等,延长了产品的贮存期。无菌包装技术采用的包装容器有杯、盘、袋、桶、缸、盒等,容积10~1135ml不等。包装材料主要采用塑料/铝箔/纸/塑料的复合

2、膜,用这种复合膜制成的容器可比金属容器节省15%~25%的费用,大大降低了包装成本,广泛应用与饮料类食品的包装。无菌包装主要有以下特点:(1)能有效地防止食品变质。食品中富含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它们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最终将导致食品的变质、腐败,因此,减少或杀灭这些有害的微生物将有效地保护食品。(2)无菌包装的食品灭菌热效率高,而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保存和运输,无需利用特殊装置,可降低流通费用、节省能源,方便运输。(3)有些产品经过无菌处理能够提高质量,如生装的肉类、禽类罐头,通过加热灭菌后变熟,

3、组织软化,风味改善;鱼类的骨头和鱼刺也变得酥松可食。(4)可采用高温瞬时或者超高温灭菌的先进技术,使食品的加热时间大大缩短,从而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5)无菌包装的食品其卫生性已得到充分保证,因此,启封后即可放心食用,如消毒牛奶、罐头食品等,使用十分方便。(6)能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货架寿命。经无菌处理的食品,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含量甚微,在有效保存期内质量保持完好,而且在常温下就可储藏,有利产销。(7)对包装材料的耐热性要求可降低,可以使用塑料、纸等成本较低的包装材料,包

4、装容器的形状及大小可以变化,特别适宜加工大型的食品包装容器,这是过去一般罐头食品无法做到的。一、被包装物的灭菌技术无菌包装中采用的杀菌方法主要有加热杀菌(也称为热杀菌)和非加热杀菌(也称为冷杀菌)两大类。巴氏灭菌技术:是将食品填充并密封于包装容器后,在低于100℃的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消灭病原微生物。杀菌对象是酵母、霉菌和乳酸杆菌等。超高温短时间灭菌技术:是指在135~150℃温度条件下,短时间对被包装食品进行杀菌处理,以杀灭包装容器内的细菌。目前也广泛应用于牛乳、果汁及果汁饮料、

5、豆奶、茶、酒、矿泉水及其他产品的无菌包装。其余被包装物的灭菌:微波杀菌技术、电阻加热灭菌技术、高电压脉冲灭菌技术、超高压灭菌技术、磁力灭菌技术、臭氧灭菌技术等。二、包装材料(容器)的灭菌技术无菌包装的包装材料(容器)的灭菌方法视容器材料的不同而不同。1、纸塑类包装材料及容器的灭菌过氧化氢杀菌:过氧化氢是一种杀菌能力很强的杀菌剂,毒性小,对金属无腐蚀作用,在高温下可分解为氧和水。紫外线杀菌: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射线端的外侧,故称紫外线。紫外线系来自太阳辐射电磁波之一。紫外线与化学

6、杀菌剂并用的杀菌方法:紫外线与过氧化氢结合使用、紫外线与乙醇或柠檬酸等并用等。使用其他化学杀菌剂杀菌:有次亚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2、金属罐、盖及玻璃瓶的杀菌方法三、无菌包装系统及设备无菌包装系统设备与一般包装机械的差别是无菌包装系统设有相对独立的包装材料杀菌系统和无菌环境的充填与封口系统。是的包装产品杀菌和包装材料杀菌相对独立,从而可实现产品的超高温的短时杀菌和确保包装产品的风味和质量。1、纸盒无菌包装系统设备2、塑料杯无菌包装设备3、塑料袋无菌包袋设备4、塑料瓶无菌包装设备5、大袋无菌包装设备6、马

7、口铁罐无菌包袋设备7、玻璃瓶无菌包装设备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无菌包装已成为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包装形式之一。在饮料、奶制品等食品的包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广大食品生产企业带来无限商机。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包装行业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许多年,但这一差距也显示出中国包装行业发展的潜力。因此无菌包装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食品无菌包装技术将会不断改进,我国包装企业应不失时机地研究开发应用无菌包装产品,使无菌包装成为我国包装企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