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

ID:39595993

大小:72.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6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3《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个太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学习本文是如何通过精心选材、巧妙组材来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2、理解文章内容,能够体会文章语言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特点。3、学习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人物与主旨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在对南极的探讨中,揭开南极的神秘面纱;先在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解决课文重点,然后通过对女画家行为、心理、精神的感受,领悟文章主旨,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的教学贯穿其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女画家和南极人身上感受到民族的胆识与气概,领悟崇高的南极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二、教学设想重点:1、文章是如何围绕

2、"南极精神"进行选材和构思的。2、熟悉课文内容,尽己所能提有价值的问题,做一个合格的小记者。难点:"南极精神"的真正内涵和体现方式教学突破:要表现一种精神,作者对环境的描写一定非常重视,因为环境越险恶,就越能表现人的品质,所以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就在于尽可能渲染南极的恶劣条件。教学时,可以播放有关南极的电视资料片,通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对南极有更清晰的了解。本文教学的关键点在于运用精读文本的方法分析科考队员在南极的表现,从而感悟南极精神,领会"三个太阳"的含义。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13四、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二)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情趣导入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派出科学考察

3、队从上海出发,赴南极考察,船队包括“向阳红10号”和海军打捞救生船“1121号”。队员包括中国南极考察队和南大洋考察队近百名各个专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及负责运输和通讯的海军官兵387人,以及随队采访的新闻记者、摄影师等,共有591人。经过30天的艰苦航行,行程11171海里(2066869千米),于12月26日凌晨5时,胜利抵达南极洲,并用26天,于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公里。从此在南极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终于有了中国人的立足点。长城站座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该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在此岛上,除我国的长城岛外,还有其他国

4、家设立的7个考察站。与中国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其中最早去南极探险的国家有:英、俄、美和法国。1985年l1月20日到1986年3月29日,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组织实施了中国第二次南极考察。第二次考察队共42人,其中包括智利科学家2人、香港摄影师1人(李乐诗)和香港《文汇报》记者1人(阮纪宏)。队长高钦泉。第二次考察队是乘飞机经美国、智利抵达长城站的。1986年12月,我国派出第三次南极考察队,共90人,另加“极地”号考察船(38人),总指挥钱志宏,副指挥郭琨、马荣典,考察队长由郭琨兼任。令人瞩目的是在考察队中有一位女画家。去南极

5、考察本来就有些神秘,女画家赴南极,神秘中又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她还在长城站的墙壁上留下了一幅画,画上有三个太阳:一个是中黄色的,一个是淡绿色的,一个是橘红色的。一个敢于永闯南极的女性,一定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这三个不同色彩的太阳也一定是不寻常的太阳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位女画家的南极之行,去了解一下这三个太阳的诞生吧。(课题、作者、体裁)这节课我们主要是(亮标):2、课前热身13对话1: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也是一篇文艺通讯。是一篇以表现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通讯。(了解)作者黄传会,《人民日报》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军政

6、治部创作副主任,一级作家,原籍浙江省苍南县,1949年9月出生。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一个县》《首例农民告县长始末》;小说集《婚约》《本岛无故事》;电影《天涯并不遥远》;电视剧《两个姑娘一个兵》。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当代》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当年随同南极考察船到南极考察。那么大家记得在本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学过一篇人物通迅,是哪一课?《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还记得什么是通讯呢?明确: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

7、客观性、较强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分类:按内容分: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按形式分: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记杞记。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迹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对话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