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的塑炼与混炼》PPT课件

《橡胶的塑炼与混炼》PPT课件

ID:39597148

大小:339.6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06

《橡胶的塑炼与混炼》PPT课件_第1页
《橡胶的塑炼与混炼》PPT课件_第2页
《橡胶的塑炼与混炼》PPT课件_第3页
《橡胶的塑炼与混炼》PPT课件_第4页
《橡胶的塑炼与混炼》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橡胶的塑炼与混炼》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2—橡胶的塑炼与混炼一、实验目的1.了解橡胶塑炼和混炼的基本原理2.掌握橡胶塑炼和混炼工艺3.掌握XK-160A开放式炼胶机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生橡胶是由线形大分子或者带支链的线形大分子构成,在外力作用下,其力学性能较低,基本无使用价值,因此生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才能制成有用的橡胶制品,其中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就是两个重要的橡胶加工过程。生胶的分子量通常很高,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以上,过高的分子量带来的强韧高弹性给加工带来极大的困难,必须通过塑炼使之获得一定的可塑性和流动性,才能满足混炼、压延、压出、硫化、模压注射等各种加工过程的工艺性能要求。因此将生

2、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和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使生胶增加可塑性这一塑炼过程非常重要。目前生胶塑炼加工中使用最广泛而又行之有效的增塑方法为机械增塑法,其原理在于利用机械的高剪切力作用使橡胶大分子链破坏降解而获得可塑性。本试验中选用开放式炼胶机进行机械法塑炼,橡胶置于开炼机的两个相向转动的辊筒间隙中,反复受到机械力作用受力降解,降解后的大分子自由基在空气中氧化,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达到一定的可塑度,满足混炼的要求。塑炼的程度和效率主要与辊筒的间隙、温度有关,若间隙越少,温度越低,机械与化学作用越大,塑炼效率越高。此外。塑炼时间、工艺操作及是否加入化学

3、塑解剂也会影响塑炼效果。混炼是在塑炼基础上的又一个炼胶工序。橡胶的混炼工艺过程可以通过开炼机来实现。影响混炼效果的因素有:温度、辊距、装料容量、转速和转比、时间、混炼时的包辊性、加料顺序和翻炼方法等。这些条件和控制均以手工操作为主,尤其是翻炼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开炼机只有一个方向的固定剪切力的分布所形成的呆滞层,还需要采用人工翻炼的方法,不断改变物料的受力位置,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混合塑化。因此,混炼胶的质量(均匀的分散、均匀的分布、一定的可塑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操作技术。熟练掌握这一操作技术,是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的重

4、要保证。为保证混炼胶的质量,在开炼机上的混炼均有严格的规范操作程序和操作条件,不同规格的设备、不同的胶料、不同的配合剂,其操作程序均有所不同。其中配合剂的添加次序是影响开炼机混炼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加料顺序不当有可能造成配合剂分配不良,使混炼速度减慢并有可能导致胶料出现焦烧和过烧现象。加料顺序一般为:①促进剂、防老剂、硬脂酸。这一类小药用量小,在胶料中所起的作用又很大,所以对其分散的均匀度要求高,故应先加,此外防老剂先加有利于防止胶料高温下混练造成的老化。硬脂酸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橡胶大分子和亲水性配合剂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氧化锌。氧化锌是亲水性的

5、,在硬脂酸加入之后再加,有利于其在橡胶中的分散。③补强剂。如碳黑。④液体软化剂。液体软化剂具有浸润性,容易使补强剂等粉料结团,通常要在补强剂加入之后加入。⑤硫磺。硫磺与促进剂必须分开加入,为了防止混炼过程中出现焦烧,通常在混炼后期降温后加入硫磺,但对有些橡胶(如丁腈橡胶),由于硫磺在橡胶中的分散特别困难,硫磺则宜早加,最后才加入促进剂。三、实验设备和原料开炼机是常用的强力混合设备之一(图3.1)。XK-160A型开炼机主要用于加工橡胶,因此又称之为“双辊炼胶机”,它是由两个不同转速的向心圆柱形辊筒提供强大的挤压剪切力。2.原材料:天然橡胶:马来西亚1号

6、烟片胶,促进剂CZ,防老剂RD,硫磺,软化剂,碳黑,硬脂酸,ZnO3.混炼胶实验配方:天然橡胶(塑炼胶)100份,促进剂CZ3份防老剂RD2份硫磺3份软化剂(30#机油)3—5份碳黑(HAF)60份ZnO5份硬脂酸2份四、实验步骤1.生胶的塑炼(1)称取一定量的天然橡胶。(2)在指导教师和试验工作人员允许后,按机器操作规程开机试运行,观察机器是否运转正常。(3)检查生胶中是否有金属等异物,若无异物即可进行塑炼。(4)破胶:将辊距调节至1.5mm左右,在靠近大牙轮一端操作,以防损坏设备。破胶时要依次连续投料,不宜中断,以防胶块弹出伤人。(5)薄通:将辊距

7、调至0.5mm,辊温控制在45℃左右。将破过胶的胶片靠大牙轮的一端加入辊筒,使之通过辊筒间隙,让胶片直接落入接料盘中,当辊筒上无堆积胶料时,将盘内胶片扭转90度,重新投入辊筒间隙内继续薄通到所规定的时间(10-15分钟)。(6)捣胶:将辊距放宽到1mm,使胶料包辊后,手握割刀从左(右)方向向右(左)割刀近右(左)边缘(约4/5,不要割断),再向下割,使胶料落在接料盘上。到堆积胶块消失时停止割刀,而后割落的胶随着辊筒上的余胶带入辊筒左(右)方。然后再从右(左)向左(右)同样割胶,反复多次。(7)将辊距调到所要求的下片厚度,切割下片。(8)塑炼胶料停放24

8、小时以上,备混炼用。2.胶料的混炼(1)配料:按混炼胶的实验配方称取所需的配合剂,(2)调节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