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音乐》PPT课件

《汉族音乐》PPT课件

ID:39601936

大小:800.60 KB

页数:84页

时间:2019-07-07

《汉族音乐》PPT课件_第1页
《汉族音乐》PPT课件_第2页
《汉族音乐》PPT课件_第3页
《汉族音乐》PPT课件_第4页
《汉族音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族音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汉族音乐2.1总论2.2汉族民间歌曲概述2.3汉族民间歌曲的体裁分类和风格区划分体裁分类风格区划分2.4汉族的号子北方号子南方号子2.5汉族的山歌北方山歌南方山歌第二章汉族音乐2.6汉族北方的小调华北小调华东小调东北小调西北小调2.7汉族南方的小调江浙小调西南小调湘鄂小调闽粤台小调第二章汉族音乐2.8汉族文人歌曲琴歌词调音乐吟诵音乐2.9汉族宗教歌曲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第二章汉族音乐2.8汉族文人歌曲琴歌词调音乐吟诵音乐2.9汉族宗教歌曲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第一节总论《礼记·郊特牲》中说:“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可见

2、在先秦时期,声乐被认为是居于器乐之上的高等级音乐。当时要求歌唱者的音量宏大、音域宽广且具有弹性,听众往往用这些标准对歌手的歌唱技术性进行评估。“余音绕梁”的故事便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这种审美倾向(注13),对歌唱技术和歌唱效果的重视还可从“响遏行云”的传说中得到进一步证实(注14)。《韩非子》中讲声乐教师在招收学生时,先要让他大声唱出曲折的旋律,能唱到高八度的徴音者方才收而教之。还说老师招生时先让学生快速大声地唱宫音,再慢速大声地唱到徴音,达不到这样宽音域的人就不能学声乐(注15)。《乐记》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歌唱理论,认为唱高音

3、时要有向上抗举般的感觉,唱低音时要有向下坠落般的感觉;唱到歌曲转折处要有像折断树枝那样的迸发性感觉,唱到休止处要像枯木那样寂然无声;铿锵的歌要唱出其刚强,婉转的歌要唱出其委婉;歌声要像成串的珍珠那样具有颗粒感(注16)。第一节总论魏晋至隋唐时期,声乐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关注歌词在声乐作品中的作用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此同时,具有综合性的声乐表演艺术上升为主要形式,但声乐居于器乐之上的观点还是最普遍的认识,《晋书》中讲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便表达了这种看法。唐代《乐府杂录》记述了当时的声乐理论,明确地把歌唱的呼吸方法

4、和气息作用提到重要位置,并且将气息支点的位置、气息运行的通道、咬字发声的部位和唱高音、低音时所用求得共鸣的方法交代得清清楚楚。《乐府杂录》中说善于歌唱的人,必先要调整好气息。让气息坚实集中地从腹部脐间的位置源源不断地向上,当气息到达喉部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歌词的读音,然后再根据高低音的具体情况分别作在不同的共鸣腔或作“抗”或“坠”的共鸣,只要掌握了这种技术,就可以获得遏止行云、震响山谷的声音效果(注17)。由此可见,至唐我国古代的声乐技术已较为成熟,当时的声乐理论也在《乐记》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第一节总论宋元之后,声乐审美趣

5、味又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歌词的实际意义超过了歌词蕴涵的情感而成为歌曲欣赏的主要方面,声乐作品的曲调被放在次要位置。这一时期的声乐技术理论主要是正音理论,即有关“咬字吐字”技巧的论述。就整体而言,汉族传统声乐作品大致经历了粗略叙事、细腻抒情、详细叙事三个历史阶段:三代和秦汉时期,声乐作品以“诗经”、“乐府”为代表,大部分作品多以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当时社会与自然的粗略叙事、描述,间接地表达情感或态度;魏晋和隋唐时期,以“清商乐”、“吴声”、“西曲”、“曲子”为代表,多以浪漫主义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6、,抒发细腻、复杂的主观情感或感受;宋元明清时期,主流社会的声乐作品逐渐转化为说唱艺术和戏曲艺术的组成部分,声乐成为说唱和戏曲详细叙事的主要艺术手段。第一节总论宋元之后,声乐审美趣味又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歌词的实际意义超过了歌词蕴涵的情感而成为歌曲欣赏的主要方面,声乐作品的曲调被放在次要位置。这一时期的声乐技术理论主要是正音理论,即有关“咬字吐字”技巧的论述。就整体而言,汉族传统声乐作品大致经历了粗略叙事、细腻抒情、详细叙事三个历史阶段:三代和秦汉时期,声乐作品以“诗经”、“乐府”为代表,大部分作品多以现实主义

7、的手法,通过对当时社会与自然的粗略叙事、描述,间接地表达情感或态度;魏晋和隋唐时期,以“清商乐”、“吴声”、“西曲”、“曲子”为代表,多以浪漫主义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抒发细腻、复杂的主观情感或感受;宋元明清时期,主流社会的声乐作品逐渐转化为说唱艺术和戏曲艺术的组成部分,声乐成为说唱和戏曲详细叙事的主要艺术手段。第一节总论这个技术理论体系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建构我国现代歌唱技术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和方法论基础。“汉族传统声乐技术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立足于本民族共同语基础之上,咬字、发声、表

8、情并重,完整的、自律自足的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根源在于民族共同语—汉语北方话,所以,当上古时期基本解决了发声技术和中古时期确立了歌唱表情的重要位置以后,近古时期,随着境内各兄弟民族的融合,汉语北方话日益成为多民族的共同语,其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北方地区,正是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中国传统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