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常见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ID:39608254

大小:1.15 MB

页数:106页

时间:2019-07-07

常见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_第1页
常见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_第2页
常见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_第3页
常见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_第4页
常见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的特征食物中毒的分类食物中毒的诊断食物中毒的调查食物中毒的处理食物中毒教学要求:掌握食源性疾病的概念掌握食物中毒的概念和特征了解食物中毒的分类掌握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熟悉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处理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是指食用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食用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概念:排除其他食源性疾病—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营养不平衡慢性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污染物所致的慢

2、性中毒疾病等。食物中毒概念: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1.食物中毒原因分布特点:微生物>化学性。2.中毒食品种类分布特点:动物性>植物性。3.发病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细菌性食物中毒集中在第2、3季度;肉毒中毒主要发生在新疆、青海;副溶血性弧菌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潜伏期短,多为集体暴发:中毒表现类似:发病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一般无直接传染:食物中毒特点: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肉毒

3、梭菌中毒一、细菌性食物中毒(一)沙门菌属食物中毒1.病原体沙门菌属有2300多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55个血清型。常致病的有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纽波特沙门菌、鸭沙门菌菌。在自然界存活力较强,20~37℃条件下可迅速繁殖,不耐热,55℃1小时或60℃15~30分钟可被杀灭,100℃立即死亡。2.流行病学特点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5~10月)。媒介食品主要是肉类,其次是蛋类、奶类及其他动物性食品。沙门菌不分解蛋白质,因此被沙门菌污染的食品无感官性状的变化而容易被忽视。3.食物中沙门菌的来源(1)生前感染:指家畜、家禽在宰杀前已感染沙门菌

4、,包括原发沙门菌病(患病)和继发沙门菌病(因抵抗力下降,致肠道病菌进入血液);(2)宰后污染:指在屠宰过程中或屠宰后被带菌的粪便、容器、污水等污染的家畜、家禽。4.临床表现潜伏期:6小时~3天,一般为12~24小时。临床表现:依症状不同可分为五型: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类败血症型。其中以胃肠炎型最为多见,表现为:体温升高(38~40℃)、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腹泻,大便多为黄绿色水样便,大便有恶臭,内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偶带脓血。病程3~5天,一般两天后停止腹泻,食欲恢复正常,预后良好。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临床表现3.实验室诊断(1)细菌学检验:取可

5、疑中毒食品、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按GB4789.4—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沙门菌检验》进行细菌培养与分离。(2)血清学鉴定:用已知A—F多价O血清及H因子血清与细菌学检验分离出的沙门菌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对沙门菌进行分型鉴定,为同一血清型沙门菌。(3)观察可疑食物或患者呕吐物、粪便中分离出的沙门菌与病人早期及恢复期血清的凝集效价,恢复期明显增高,一般约4倍)。5.治疗与预防急救:洗胃、催吐和导泻,立即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治疗:对症治疗为主,补充水分和纠正电解质紊乱,重者可用抗生素。预防:防止沙门菌食品污染;控制沙门菌在食品中繁殖;彻底杀灭沙门菌。二、副溶血性弧菌食

6、物中毒(一)病原副溶血性弧菌(V.Parahemolyticusl)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1.病原菌1)最适生长温度37℃;2)在含3.5%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佳;3)56℃加热5分钟,或90℃加热1分钟;4)稀释一倍的食醋处理1分钟可将其杀灭。2.耐热性溶血毒素该毒素在100℃加热10分钟仍不被破坏,除有溶血作用外,还具有细胞毒、心脏毒、肝脏毒和致腹泻作用。给大鼠静静脉注射25ug耐热性溶血毒素1分钟后,大鼠死亡。(二)流行病学特点1.流行的地区和季节分布沿海地区;夏秋季节。2.引起中毒的食物主

7、要是海产品、咸肉、禽、蛋类,以及咸菜或凉拌菜等(三)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11~18小时,短者4~6小时,长者32小时。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阵发性剧烈腹痛、频繁腹泻、洗肉水样血水便或带粘液便,无里急后重,每体温37.5~39℃。重症病人可有脱水、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病程1~3天,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少数病人因休克昏迷而死亡。(四)治疗与预防治疗:首选氯霉素,其次补充水分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对症治疗。预防:以控制细菌繁殖和杀灭病原体为主;切忌生吃;烹调后的食品不宜放置过久,同时防止交叉污染。副溶血性弧菌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