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与”理”梁漱溟对中国宪政出路的反思与探索

“势”与”理”梁漱溟对中国宪政出路的反思与探索

ID:39612750

大小:340.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7

“势”与”理”梁漱溟对中国宪政出路的反思与探索_第1页
“势”与”理”梁漱溟对中国宪政出路的反思与探索_第2页
“势”与”理”梁漱溟对中国宪政出路的反思与探索_第3页
“势”与”理”梁漱溟对中国宪政出路的反思与探索_第4页
“势”与”理”梁漱溟对中国宪政出路的反思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势”与”理”梁漱溟对中国宪政出路的反思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势”与"理”:梁漱溟对中国宪政出路的反思与探索尹华广‘摘要:梁漱溟从“势”与“理”视角对中国宪政出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探索中国宪政出路的独到思想。他认为,宪政不建立在宪法上,而建立在“势”与“理”上:中国宪政缺乏“势”与“理”,因此,不能模仿、移植成功外国宪政,不能建成自己的宪政:中国宪政的出路在于培养宪政的“势”与“理”,具体的途径是“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认为,培养中国宪政之“势”与“理”的方法主要有:以宪政作为结果、目的,而不是方法、手段;以社会事实推动宪政,而不是以宪法推动宪政:重视中国文化的根,重

2、视近代以来中国变化的事实,重视对外国宪政经验的借鉴,走中国自己的宪政道路。关键词:“势”与“理”;梁漱溟:中国宪政出路;反思与探索自清末以来,中国宪政出路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界的一个难题。作为文化大家的梁漱溟,从文化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呈现出了专业法学家们所没有的问题意识,提出了探索中国宪政出路的独到思想。本文以梁漱溟文化哲学中的“势”与“理”这对范畴及其思想为中心,探索其关于中国宪政出路的思考。一、宪政建筑在“势”与“理”上①梁漱溟明确指出:“宪政并不建筑在宪法上面990[tl①4801为什么呢”?梁先生分两

3、种情形来进行分析:第一,宪政不建筑在有效的宪法上面。因为有效的宪法也只是以政治习惯为基础,也只是政治构造的表现形式。其本身并无什么“真精神”、“真意义”,它只是确定“真精神”、“真意义”的一种形式。第二,宪政更不建筑在无实效的宪法上面。无实效的宪法不以政治习惯为基础,不是政治构造的表现形式,它虽有宪法之名,但并无宪法之实,同某先生写的一篇文章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梁漱溟说,“宪法本身写出来不过是一篇文章,一大堆黑字,有什么用昵?要紧的不是文章字句,而是在产生一种真精神,和一番真意义,让大家对它尊重敬爱宝贵信仰。这样它才有

4、用,才有灵魂。’’【2】㈣46’宪政不建筑在宪法之上,那么它建筑在什么上面呢?在梁漱溟看来,它建筑在“势”与“理”上。何谓“势”?何谓“理’’?更确切地说,何谓宪政之“势”?何谓宪政之“理”?②答案主要包含在梁漱溟的宪政定义中。梁漱溟界定说:“宪政是一个国家内,统治被统治两方面,在他们相互要约共同了解下,确定了国事如何处理,国权如何运行,而大众就信守奉行的那种政治。”IS】(¨79’在这个界定中,“统治被统治两方面’’的“相互要约”,体现了宪政之“势”;“共同了解”,“信守奉行”体现了宪政之“理”。首先,对于宪政之“势

5、”。梁漱溟认为,不同国家“统治与被统治两方面”为“相互要约"的原因是不同的。以英国、苏联为例,他认为,英国的宪政之“势”主要是基于“竞争”【3J(P727’是建筑于“谁亦不敢欺侮谁”的“国内各阶级问那种抗衡的形势之上”【11cE481),是国家内部一种“有争而无乱之道”。【3J(P722’而苏联的宪政虽然与英国的宪政标准不合,但它们“同是宪政”,同样“渐次为政治上开出其民主精神来”,只不过是“同目标底下各有各的路线而已。”[41‘P496’他认为苏联的宪政之“势’’基于‘‘斗争’’【31cE727),基于‘‘一党至尊,

6、控制全局’’【3】(E737),而形成压倒一切的机械性势力。要说明的是,梁漱溟所说的“统治被统治两方面",其实指代的是国家与其组成分子之两方面,因为“政府或直接或间接总为统治阶级所掌握;而人民则正是被统治的~面”【4J(附8n,所以又称统治被统治两面。其次,对于宪政之“理”,按照梁漱溟对宪政的定义,可以认为,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要’作者:尹华广,男,汉族,湖南邵阳人,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①参见梁漱溟:“宪政建筑在什么上面?”,载《粱漱溟全集》(第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第483页。国关于宪政之“势”与“理”的提法,可参见周朗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梁漱溟的宪政之道”,《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459约”形式的“共同了解”并“信守奉行”。如英国人对基于“竞争”、苏联人对基于“斗争”而“要约”有r·共同了解”并“信守奉行”。第二,对“要约”内容的“共同了解”并“信守奉行”。那么,“要约”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国事如何处理,国权如何运行”。其中,必须包含“国家和其组成分子相互间之权利义务关系”,以及“代表国家行使国权的为那些机关,其彼此间如何相关系,而职权又如何划分”141忸

8、486’两项内容。至于其具体内容,则可因国情而异,无须完全相同,如他说:“譬如一个国家统治被统治两方面,在政治上果真有他们共信共守者在,我们就得承认它是宪政。”141啦49D第三,是对“要约”形式、内容的“共同了解”并“信守奉行”中体现出来的宪政精神。这种宪政精神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所有宪政都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如“自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