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ID:39617233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7

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_第1页
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_第2页
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_第3页
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_第4页
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护理常规第一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的严重类型。1.紧急处理(1)病人绝对卧床,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减少干扰。(2)持续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氧流量4~6L/分,病情稳定可改成1~3L/分,逐渐

2、间歇吸氧。(3)监测: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变化,除颤器随时处于备用状态。(4)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给药途径通畅。(5)镇痛:尽快解除病人疼痛,可根据医嘱肌内注射哌替啶50~100mg或皮下注射吗啡5~10mg,必要时1~2小时后再注射1次,以后每4~6小时可重复应用,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2.再灌注治疗的护理迅速准确执行溶栓疗法,用药前注意出血倾向,溶栓后严密观察再通指标。3.病情观察(1)持续观察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变化,必要时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2)尽早发现病情变化①心律失常:常见为

3、室性心律失常,以发病24小时内最为多见,密切观察心电图有无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次/分),成对出现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次的易损期(R-on-T)等心室颤动的先兆。②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大汗、烦躁不安、尿量减少(20ml/小时),甚至晕厥,为休克的表现。③心力衰竭: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烦躁、发绀等,重者出现肺水肿。4.药物护理(1)溶栓疗法严格掌握禁忌症、适应症,密切观察出血倾向。(2)控制休克使用血管

4、活性药物,注意补充血容量,控制输液速度。(3)在梗死发生24小时内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5.饮食护理在最初2~3天以流质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渐改为半流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药。6.心理护理耐心对病人进行必要的解释和鼓励,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减轻恐惧及焦虑感。第二节严重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来确定危险度,将心律失常分为良性、恶性和潜在恶性。恶性心律失常也称致死性心律失常,发作时

5、症状明显,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治疗效果不好或不明显或来不及治疗,预后较差。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室扑动与颤动、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到阻滞(包括二度II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和窦性静止。这组病人多有器质性心脏病。1.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如出现血压下降、休克时取休克卧位。出现意识丧失、抽搐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2.吸氧,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节律变化,必要时护士床边守护。3.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合理用药。1)严格掌握药物剂量、注射途径和注射时间。2

6、)严密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并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3)必须在监护或密切观察心电图的情况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4.床旁准备除颤仪、临时起搏器等各种抢救仪器及急救药物,处于备用状态。5.如病人出现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应马上进行电复律和心肺脑复苏术。6.饮食给予低脂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忌饱餐和刺激性食物,戒饮酒。7.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消除忧虑和恐惧情绪,发作时绝对卧床歇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的刺激。第三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

7、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及症状。在高血压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危象发生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物模糊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动脉痉挛(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视网膜动脉、冠状动脉等)累及相应的靶器官缺血症状。1.按急诊抢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半卧位,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应用药物。⑴迅速降压:一般采用硝酸甘油、硝普钠、乌拉地尔(压宁定)静脉给药,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较为安全,不必急于将血压完全降至正常。⑵控制抽

8、搐:躁动、抽搐者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那等镇静药肌内注射。⑶降低颅内压:给予脱水药甘露醇和利尿药呋塞米静脉注射,以减轻脑水肿。4.病情观察:动态监护血压及心电图,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1次,密切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变化,观察头痛、呕吐症状有无改善,观察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随时调整药物剂量,记录24小时尿量。5.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去除紧张情绪,避免诱发因素。6.防止并发症:防止脑出血、眼底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做好对症处理。7.健康指导:保持情绪稳定,饮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