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闻文体 通讯

第五章 新闻文体 通讯

ID:39622498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7

第五章 新闻文体 通讯_第1页
第五章 新闻文体 通讯_第2页
第五章 新闻文体 通讯_第3页
第五章 新闻文体 通讯_第4页
第五章 新闻文体 通讯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新闻文体 通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新闻文体课时安排:4教学课型:理论课题目:通讯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通讯的含义、特点。2、熟悉消息与通讯的区别。3、熟悉通讯的写作要求。4、了解通讯的种类。5、学会写通讯。教学方式、手段:讲授教学媒介:多媒体教学内容:第二节通讯一、通讯的含义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电报——电讯——消息——短信函——通信——通讯——长二、通讯的特点(一)通讯与消息的比较相同处:材料真实,报道及时。通讯是消息的扩大和加深。不同处:1、内容上消息侧重于

2、事情;通讯既可写人,也可写事;2、表述上消息用准确、概括和举例方法叙述新闻事实,不展开情节与细节;通讯用多种手法,详尽报道人物言行、事迹和事件发展过程;3、形式上消息的结构相对固定,写作的程式性较强,多采用“倒金字塔结构”;通讯的结构自由灵活,不拘泥于固定格式,采用多种结构形式;消息标题引题、正题和副题;有消息头和导语;通讯只有一个标题,有时有副题,用破折号引起;没有消息头和导语;54、篇幅上消息通常是一事一稿,篇幅较短;通讯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丰富的材料,写较多的人和事;多方面表现,篇幅较长;5、

3、时效上消息要分秒必争,时效性强;见报在前通讯不如消息严格;见报在后重大事件、重要会议迅速见报先进人物、典型经验稍后见报例文:消息《中外学者指出,八国联军劫毁了人类无法弥补的文献宝藏》通讯《永恒的瞬间》(二)通讯的特点1、时效性2、真实性凡是进入通讯的内容,不允许任何虚构和“合理想象。”3、评论性即事生情,缘情见理,以点睛之笔,突出主题。例文:《韧性的战斗》、《天鹅的爱情》4、生动性、形象性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用形象说话,要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活动,有生动的场景、环境描写,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有类似电影

4、的特写场面。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文:《韧性的战斗》三、通讯的种类按报道的内容,通讯分为:(一)人物通讯:它以报道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为主,把典型人物的言行、事迹作为报道中心,反映他们的思想境界、革新精神,给人以教育和启发。例文:《天鹅的爱情》(二)事件通讯:它以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典型事件为主。通过对典型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描述,反映时代精神和事物本质。例文:《永恒的瞬间》(三)工作通讯:它以报道某项5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或研究工作中的问题为主。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形象地介绍某种典型经验,分析工

5、作中的成败得失,概括出事物的规律,指导并推动面上的工作。例文:《王崇伦抓豆腐》(四)概貌通讯:它以报道某地区、单位面貌的变化或介绍地方风土人情的通讯。常用点面结合、今昔对比的手法。(五)主题通讯:又称“集纳通讯”,即围绕一个主题,集纳一组新闻材料而进行报道的通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着重写某一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主题通讯——收集较多的人物或事件(六)小通讯:又称新闻小故事,是篇幅短小,情节生动的小型通讯。特点:1、篇幅短小:人物的侧面、生活的片断2、富于故事性:内容集中,情节性强,吸引读者。3、语言生

6、动活泼四、通讯的写作(一)精选材料,提炼主题1、占有材料——采访(1)广——人物——现在事迹,过去情况,生活环境概貌——目前情况,过去情况,今后规划(2)细——细节——一件小事,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神态2、选择材料典型意义的材料,典型意义的细节3、提炼主题有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事实材料符合(二)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叙述;描写;细节;议论;抒情;对话;通讯描写人物和场景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细致描绘,而是粗线条的勾勒,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5小结一、通讯的含义二、通讯的特点(一)通讯与消息的比较1、

7、内容上2、表述上3、形式上4、篇幅上5、时效上(二)通讯的特点1、时效性2、真实性3、评论性4、生动性、形象性三、通讯的种类按报道的内容,通讯分为:(一)人物通讯(二)事件通讯(三)工作通讯(四)概貌通讯(五)主题通讯(六)小通讯四、通讯的写作(一)精选材料,提炼主题1、占有材料——采访2、选择材料3、提炼主题(二)运用多种表现手法5作业1、比较消息和通讯的特点,说明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通讯的特点是什么?3、要写好通讯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4、把《永恒的瞬间》改写成一则动态消息。5、对

8、比《中外学者指出,八国联军劫毁了人类无法弥补的文献宝藏》与《永恒的瞬间》,分析总结通讯与消息的异同。参考书目*新闻写作浅论,施大鹏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0第1版*现代新闻写作,王春泉编著,西安:西安出版社,1999.9第1版*实用新闻写作,康文久主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9第1版*消息写作入门,严介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当代新闻写作,尹德刚编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第1版*新闻写作技巧,周胜林主编,:福建人民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