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

ID:39624994

大小:3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7

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_第1页
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_第2页
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_第3页
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_第4页
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贺尔祥关键词:校本研修,专业素质,领导集体,主管部门。校本研修,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放到学校,以学校为基本单位,以教师为研修的主体,以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研修的主要对象,通过对校本问题的纵深研究,不断总结、得出和修正解决校本问题的研修方法。让有利于提高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逐步什华成为指导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从而用校本研修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用教育教学实践来诠释校本研修理论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的价值,使之更新完善,再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源,于2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教育观的更新,在我国教育发达地区许多校园里开始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他们不仅从校本研修的理论层面上深入研究,而且还亲临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步修正、完善形成校本研修的理论。现代教育家魏书生就是校本研修的先行者,在2O世纪8O年代初期,魏先生顶着旧教育教学观念的强大压力,毫不犹豫地以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研究对象,用完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难题,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师格,多渠道,多角度巧妙地引领学生深入学习问题之中,把所有的教学

3、问题都留给学生自已解决,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着壮成长,这种教学观念实际上就是校本研修的写真。在别人手中不可教的学生,到了魏先生的课堂就会变成可以教好的学生,对此,很多同行总是觉得匪夷所思。其实,魏先生与我的不同之处就是他能对来自教学课堂的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教学问题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精心编织一张张学习情趣的驱动网,让学生自觉专进知识迷宫,品尝知识的酸甜苦辣。凭借着一股执着的校本研修精神,坚定不移地把校本研修当作提高教学质量主渠道,握住解决教学新问题的利刃,斩断学生懒惰不学的缠身带,揭开学生勤奋学习的心灵,拉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序幕。这就

4、是魏先生教学成功的秘诀。近年来,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思维、新理念,理应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更应该受到教育主管部门专门教研机构的重视和学校领导层面的关注。但是,却没有一所学校能真正地将其作为改变学校办学理念的动力源来驱动学校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农村学校对于校本研修更是孤陋寡闻。课程几经改革,但教育教学观念却因为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限制而长期得不到更新。这么多年来,县、乡(镇)级教育主管部门总是把普通意义上的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完全当成所谓的校本研修的唯一途径来抓,每学期搞搞三五节送课活动,或者行文硬性要求教

5、师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得少于20节……用这种模式强迫教师搞教研,显然是没有实质性意义的。教师为了完成听满这20节课的任务,多数人可以不用进教室,跟别的教师要来备课本抄抄了事,这就是“校本研修”了。当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曾有些许教育工作者试着站出来尝试过校本问题的探讨,但终因气不宜人,孤掌难鸣而告终。校本研修形不成气候,没有校本研修的氛围,最终还是败走麦城,又回到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老路上来。纵横深究,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观念传统保守,判断问题的思路守旧。教师总是把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许许多多问题都归罪于学生;总是把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归罪

6、于学生的愚钝,接受能力差,学习纪律差等。教师不能直面对待来自学生、来自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校本问题,不用心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的真正来源,不花力气去追究问题形成的真谛,即便找到了问题的真谛也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或者使用的方法无法激启学生解决问题的情趣。因此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又不得不把满堂灌、打题海战等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法宝。把课堂完全收归自己所以,生怕学生跟教师抢占课堂空间。二、教师校本研修专业素质低,不具备校本问题的研修能力。教师专业素质是解决校本问题的基础。这么多年来,教师的课堂专业素质一直是以“学历本位”来评价,错位、片面地认为高学历与高,

7、课堂教学能力就强、教学专业素质就高。可是,在农村教师队伍里高学历低素质的教师却兴许不少。教师学历高并不能真正代表其从事校本研修的能力水平就高。现在的农村小学校里,绝大多数教师的文凭都是大专以上,是国家规定的小学教师的达标学历,但有的却名不其实。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绝大多数教师无法进行校本研修的真正原因之一。曾经有一位植物学博士,他虽然博学很多种植物的生长理论,但他却没有植物生长实践经验。有一天,他到农学院植物实验基地体验生活,正赶上花生地里种植工人用锄头捞泥土给花生压枝,博士急呼:“喂,你用泥土这样压制花生枝,那花生还能生长吗?”工人师傅哈哈笑道:“

8、博士,我这样做不但不影响花生的生长,而且还能使花生产量大大增收呢。”博士好奇地向这位工人讨教了……教师教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