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系族企业_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_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

_系族企业_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_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

ID:39631244

大小:951.6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7

_系族企业_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_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_第1页
_系族企业_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_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_第2页
_系族企业_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_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_第3页
_系族企业_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_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_第4页
_系族企业_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_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_系族企业_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_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市场有效率吗?——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邵军刘志远摘要: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鸿仪系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鸿仪系通过内部资本市场,频繁地进行着内部资本配置。在配置内部资本时,效率的原则服从于最终控制人的“战略”需要。鸿仪系内部资本配置是无效率的。本文认为,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应该加强对系族企业内部配置资本行为的监督,强化控股股东的责任,提高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本案例研究的发现可以为未来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关键词:系族企业最终控制人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一、引言经济资源必须讲求其配置效率。资本作为一种经济资源,

2、资本配置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尤为重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资本市场要进一步在优化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实际资本配置过程中,除了外部资本市场发挥作用以外,内部资本市场(InternalCapitalMarket,ICM)同样发挥着配置内部资源的作用。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内部资本市场显得十分有吸引力。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众多的系族企业,如中科系、华晨系、德隆系、鸿仪系、飞天系、卓京系等。据《新财经》2003年初的调查,我国已经有近40多家系族企业,关联的上市公司达200余家。2003年以后,又有一些新的系族企业涌现出来,如“精工系”、“飞尚系”

3、、“升汇系”、“银泰系”等。然而“德隆系”、“格林柯尔系”、“鸿仪系”等由于内部资本配置失效而使相关的成员企业陷入困境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系族企业内部资本配置行为和资金配置效率的关注。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在配置内部资本上是否具有效率呢?鸿仪系曾经是资本市场上湘系的杰出代表,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在资本市场上创造了许多神化,其配置内部资本的模式也正被许多系族企业采用。然而随着鸿仪系内部资本配置的失效,整个系族企业走向了溃败。因此本文就以鸿仪系为案例分析的对象,分析其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与以往的文献相比,本文的特点在于: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部资本市场低效率的研究上,对于内部资本市

4、场效率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研究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同时本案例的研究对象是系族企业而不是单个公司。与单个公司相比,系族企业在使用资产的权利方面是有限的。而且每个成员企业的股东是不同的,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内部资本市场更加不完善。因此以系族企业作为背景来研究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会更有特色。本文以下部分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第三部分是鸿仪系的特质;第四部分是鸿仪系内部资本配置效率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及相关讨论。其中Qj表示部门的托宾Q;Q为部门加权平均的托宾Q。capex表示部门的投资支出;totalcapex图1系族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资料来源:本

5、图是参照万良勇,《系族内部资本市场、产权性质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中国第四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中的思路加以整理而成。《管理世界》(月刊)2007年第6期置内部资本是在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的,总部更多地依靠权力或权威、等级制并配合使用价格机制来配置内部资源;而系族企业配置内部资本是在所控制的成员企业之间进行的。控股股东或最终控制人主要依靠的是控制权进行内部资本的配置。第三,部门层面的数据不容易定义和计量,而公司层面的数据容易定义和计量。(二)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1.单个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不能像外部资本市场的效率一样,用股票价格对信息的反应

6、速度和程度来判断。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是对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效率。Shin和Stulz(1998)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定义为:总部在配置内部资本时,给予拥有最好投资机会的部门一定的优先权。由于总部允许拥有好的投资机会的部门成员企业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因此拥有好的投资机会的部门投资时,不必考虑自身现金流的多少;也不必考虑其他部门现金流的多少,只要总部有可供利用的资源,就可以投资。内部资源的配置取决于总部可得的总资源的数量和项目的期望回报。因此部门投资对自身现金流和其他部门的现金流都不敏感。当其他部门拥有好的投资机会时,总部对本部门配置的资本就减少。Peyer和Shivdasani(

7、2001)提出用部门Q值的敏感性来度量内部资本市场效率。Q值的敏感性可以表示为:二、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成为理解企业内部资金配置的最重要的理论,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开始规范化,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一)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界定当企业拥有多个经营单位时,各经营单位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展开竞争,特别是不同的经营单位拥有不同的投资机会时,总部为追求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将资金集中起来进行重新配置。这种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