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计算课

如何上好计算课

ID:39638832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8

如何上好计算课_第1页
如何上好计算课_第2页
如何上好计算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计算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上好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备课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备课过程:一、新课标的要求本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数的运算”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总体要求是“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教学中建议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体验和理解数学。二、教材分析及建议1、教材的纵、横向联系本教学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乘法,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整数乘法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上册已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横观该教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其内容是在口算乘法的基

2、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的基础。2、教材的编排意图(1)例题编排的特点:本单元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本在编排学习情境时,从口算乘法到笔算乘法都与时间、速度和路程这三者有关系。本例题只是以文字表述的形式来展示,本人认为难免有些枯燥,特别是要参加做课比赛,这样的呈现方式很难起到较好的效果。建议:教师可联系本地实际重组教学资源,创设更加生动的学习情境。但学习情境的设计也要围绕“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一主题来创设,使本

3、单元学习情境前后一致为后面学习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做铺垫。(2)在例1的下面,教材展示了口算、笔算和用计算器验算三种算法。其教材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口算、估算、笔算、用计算器算等多项计算技能,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建议:教师教学时,一是注重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二是让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3)练习七的习题编排特点由浅入深:列竖式单项练习——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步计算)——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至少两步计算)——探索运算规律的练习。形式多样:基础练习题——改正错误习题(正、反对比习题)——结合实际

4、创设的知识背景有很强教育意义的习题练习七的练习可让学生课后自己完成。按练习七编排特点,我对本堂课习题设计有如下建议: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习题的设计应体现“趣”、“精”。这就要求习题的形式要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习题必须精致一般不超过5道。本人认为可设计基础题一道、正反对比习题一道、具有很强教育意义知识背景题一道、拓展题一道。三、学生的基础及建议我认为学生已掌握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有了前面两次学习探究的经验,对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难度应该不大。建议: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计算的速度和

5、习题的深度上适当进行调整,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始终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四、教、学法的选择建议本人认为本课的教学应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可采取以下教、学法:第一步:可让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口算)——最后验算(计算器验算)的方法去探究。估算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必要或无法测量得到准确结果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对计算或测量结果的整体性把握。在没有学习新内容之前,先让学生估算出大概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具有激趣的作用。口算是直接依靠思维和记忆进行计算得到结果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等特点,而笔算是由若干口算组成的。让学生运用前面

6、所学的知识自主去探索算法,既运用了知识迁移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后用计算器验证,体现数学的严谨性,有利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精确、严谨的科学态度。第二步:注重让学生表述算法,理解算理。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就是淡化形式,注重本质。因此现在的计算教学淡化了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计算法则,强化的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强化的是学生在计算过程的经历过程和主动探索。因此,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自己表述算法。本课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应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让学生懂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

7、去乘三位数;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