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3岭南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3岭南版

ID:39650377

大小:34.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8

上传者:无敌小子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3岭南版_第1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3岭南版_第2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3岭南版_第3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3岭南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3岭南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课题: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二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材分析:本课是上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的延伸与发展。如果说上一课是立足古代,那么这一课重点是强调现代;上一课主要是“启示”,这一课则更突出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本课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受、艺术创造的愿望和能力而设置的。突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这一教学思路,其实仍然还是坚持从艺术本身出发。教材中编制的图片,已突破了传统教材中单纯的、平面的、架上绘画的概念,我们在这里传递的是“大美术”的概念,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理念的再现,是时代的特色和艺术发展的趋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中外现代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创造和科学创造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是在互渗互补中获得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验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过程与方法: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激励学生对美术、科技、人文投入关注,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是实用、美观、经济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爱思考勤动脑、团队合作、建立与人良好沟通的精神。教学重点:从生活中发现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美,感受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魅力。教学难点:正确评价现代艺术作品与科技完美结合所体现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课前准备:教师:文本资料、PowerPoint课件学生:个人收集相关资料教学模式:启发探究式、自主学习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游戏导入)4 1、玩头脑风暴:看图回答以下展示的物品像什么,挑战你丰富的的想象力。同学踊跃发言,讲出自己的想象!刚才看到的给人丰富想象力的物品就是现代艺术——节能灯造型设计。2、出示上一节课古代灯具与本课现代灯具。让我们来品味视觉大餐,一起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三、课堂发展欣赏与探索:分四个篇章来讲述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1、雕塑艺术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讨论,引导欣赏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交融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赏析雕塑作品:物之道,建筑迪拜酒店等。悉尼歌剧院(丹麦)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悉尼歌剧院座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2、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德国)磁悬浮列车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4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钟。 上海磁悬浮列车时速430公里,一个供电区内只能允许一辆列车运行,轨道两侧25米处有隔离网,上下两侧也有防护设备。转弯处半径达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最小的半径也达1300米。乘客不会有不适感。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上海线路将最终延伸到杭州。并且直接为世博会服务。3、艺术品日出·印象(油画)莫奈(法国) 《 日出·印象》19世纪下半叶,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观念,由此他们开始在艺术上对外光表面的新探索。《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3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他在同一地点还画了一张《日落》,在送往首届印象派画展时,两幅画都没有标题。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莫奈于是就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海上雾气迷朦,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  当1874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诽谤和奚落。有的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4 更有人按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一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印象派”,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4、日用品聚酯泡沫躺椅(达利)四、总结1、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2、认识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总体风格,形式的不同区别及其特点。3、新技术、新材料和出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4、观念的变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了艺术的创作。五、课后延伸可考查当地资源,进行古今作品的欣赏对比研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熟悉掌握上节课运用的“欣赏—评述”技能。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