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

ID:39655652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8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轴对称复习教学设计一、复习目标1、重新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2、按照要求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能应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3、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并掌握其性质;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及判定方法。二、自主复习,盘点知识(一)基本概念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这条直线就叫做。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2.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

2、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这条直线叫做,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说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也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点并且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等腰三角形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另一条边叫做,两腰所夹的角叫做,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5.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二)主要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或者说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2.线段垂直平分钱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

3、段两个端点的距离。3.通过画出坐标系上的两点观察得出:(1)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2)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简称“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边上的、底边上的相互重合。(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4)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中线分别,两底角的平分线也。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共有条对称轴。(3)等边三角形每

4、边上的、和该边所对内角的互相重合。6.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三)有关判定1.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简写成“等角对等边”)。3.三个角都相等的是等边三角形。4.有一个角是60°的是等边三角形。三、基础训练1.下列各时刻是轴对称图形的为().A、B、C、D、2.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A、21:10B、10:21C、10:51D、12:013.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其中∠A=30°,点D是

5、斜梁AB的中点,BC、DE垂直于横梁AC,AB=16m,则DE的长为().A、8mB、4mC、2mD、6m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点A(x,-4)与点B(3,y)关于x轴对称,那么x+y的值为____________.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上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__.7.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的三等分点,若△ABC的面积为12cm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cm2.8、(1)请画出关于轴对称的(2)直接写

6、出三点的坐标:.(3)求△ABC的面积是多少?专题一:根据轴对称及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作图题2、如图,一牧民从A点出发,到草地出发,到草地MN去喂马,该牧民在傍晚回到营帐B之前先带马去小河边PQ给马饮水(MN、PQ均为直线),试问牧民应走怎样的路线,才能使整个路程最短?(简要说明作图步骤,并在图上画出)专题二: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运用1.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120°,AB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BC、AB于点M、N,求证:CM=2BM.NMCBA2.如图所示,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A

7、F.求证:∠BAF=∠ACF.专题三:等腰三角形边与角计算中的分类讨论思想与方程思想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3、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的长分别为6,3,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一边长为6,则另外两边的长是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一边长为10,则另外两边的长是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其中两边之差为2,则它的三边的长分别为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8、一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

8、周长分成15cm和18cm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9、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