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I)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I)

ID:39664811

大小:1.34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7-08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I)_第1页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I)_第2页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I)_第3页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I)_第4页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I)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胞信号转导CellularSignalTransduction参考书目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在线教程www.cella.cn/book/细胞信号转导(第三版),孙大业,科学出版社第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celljunctionandextracellularmatrix【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连接的概念和种类;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及种类。2.熟悉各种细胞连接的结构特点。3.了解各种细胞连接存在的部位及功能;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功能。【教学内容】一、细胞连接的类型和特点(一)封闭连接(二)锚定连接1.黏着带与黏着斑2.桥粒与半桥粒(三)通讯连接1.间隙连接2.化

2、学突触二、细胞外基质概述1.细胞外基质概念2.细胞外基质种类3.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功能一、细胞连接的类型和特点细胞是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机体行使的每一项功能都是多个细胞之间甚至多种细胞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细胞间联系的基本形式接触型非接触型细胞连接的概念:在相邻细胞表面形成的连接结构,以加强细胞的机械联系和组织的牢固性,同时协助细胞间的代谢活动,这些结构称为细胞(间)连接。细胞连接的种类种类名称封闭连接紧密连接锚定连接连接肌动蛋白黏着带黏着斑连接中间纤维桥粒半桥粒通讯连接间隙连接化学突触细胞连接的概况:(一)封闭连接(occludingjunction

3、)即紧密连接(tightjunction),又称闭锁小带(zonulaoccludens)。存在部位:各种上皮细胞管腔面细胞间隙顶端。分布:消化道上皮、膀胱上皮、脑毛细血管内皮以及睾丸支持细胞之间等。紧密连接的电镜图:结构特点及形成:相邻细胞膜形成2~4个点状融合,形成一条封闭带,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相邻细胞由跨膜连接糖蛋白组成对合的封闭链称嵴线,嵴线相互交联封闭了细胞之间的空隙。紧密连接的模式图功能:封闭上皮细胞的间隙,防止可溶性物质的反渗,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隔开细胞膜两端不同功能的转运蛋白,保证物质运转的方向性。机械性细胞连接。(二)锚定连接(

4、anchoringjunction)1.黏着带与黏着斑(1)黏着带(adhesionbelt),又称中间连接(intermediatejunction)。存在部位:呈带状环绕细胞顶部,位于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下方。分布:在上皮细胞间和心肌细胞间多见。黏着带的电镜图:结构特点及形成:相邻细胞间有约15~20nm的间隙,间隙中有一种称钙黏素(cadherin)的跨膜连接糖蛋白,与质膜内侧的几种附着蛋白结合。相邻细胞中的肌动蛋白丝束通过钙黏素和附着蛋白编织成了一个广泛的网络,把相邻细胞联合在一起。黏着带的模式图功能:有黏着作用;保持细胞形状;传递细胞收缩力。(2)

5、黏着斑(adhesionplaque)位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通过整合素(integrin)把细胞中的肌动蛋白束和基质连接起来。它与黏着斑的区别:①是黏着斑结构的一半;②穿膜连接蛋白为整合素。2.桥粒与半桥粒(1)桥粒(desmosome)存在部位:在上皮细胞黏着带的下方间隙顶端。分布:易受摩擦的组织中,如皮肤、口腔、食管等处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之间和心肌中。桥粒的电镜图:结构特点及形成:相邻细胞间有30nm的间隙,形成一种纽扣状的结构。相邻细胞中的中间纤维通过细胞质斑和膜间隙内的钙粘素构成了穿胞细胞骨架网络。桥粒的模式图功能:桥粒是最牢固的一种细胞连接,起

6、固定和支持作用。(2)半桥粒(hemidesmosome)在结构上类似桥粒,位于上皮细胞基面与基膜之间。它与桥粒的区别:①是桥粒结构的一半;②穿膜连接蛋白为整合素;③细胞内的附着蛋白为角蛋白。(三)通讯连接    (communicatingjunction)1.间隙连接(gapjunction)分布:除骨骼肌细胞及循环血细胞外的细胞之间。间隙连接的电镜图结构特点及形成:在连接处相邻细胞间有2~4nm的缝隙,在间隙与两层质膜中有大量蛋白质颗粒,是构成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称连接子(connexon),由6个相同或相似的跨膜蛋白亚单位环绕而成,直径8nm,中心

7、形成一个直径约1.5nm的孔道。间隙连接的模式图功能:1.代谢偶联:小分子代谢物和信号分子可通过连接子的通道,由一个细胞进入相邻的另一个细胞。2.电偶联:无须依赖神经递质或信息物质即可将一些细胞的电兴奋活动传递到相邻的细胞。3.参与细胞分化:胚胎发育的早期,细胞间通过间隙连接相互协调发育和分化。2.化学突触(synapse)存在部位:可兴奋细胞间。作用: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导兴奋。组成:突触前膜(presynapticmembrane)突触后膜(postsynapticmembrane)突触间隙(synapticcleft)化学突触的电镜图结构特点及形成:

8、突触小体内有许多囊泡,称突触小泡(synapticvesicl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