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学导论》后地一些感想和启示

读《法学导论》后地一些感想和启示

ID:39672063

大小:24.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8

读《法学导论》后地一些感想和启示_第1页
读《法学导论》后地一些感想和启示_第2页
读《法学导论》后地一些感想和启示_第3页
读《法学导论》后地一些感想和启示_第4页
读《法学导论》后地一些感想和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法学导论》后地一些感想和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文档摘要《法学导论》是德国法学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的代表作之一,是拉德布鲁赫《法哲学》之外最负盛名、最有成果的一部书,其以“科学的法律思想和诗人般的语言”著称于世,它是为“处于职业选择阶段的未来法律工作者们服务”的一本法律科学理论书籍。本文是在阅读《法学导论》之后所的到的一些想法和启示。关键词: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启示实用文案标准文档ABSTRACTIntroductiontoLaw"istheGermanjuristGustavRadbruchoneofthemasterpieces,isRadbruch's"philosophyofla

2、w"inadditiontothemostprestigious,themostfruitfulofabook,its"ScienceThelegalthoughtandthepoet'slanguage"isknowntotheworld,itis"atthestageofcareerchoiceoffuturelegalworkerswhoserve"alegalsciencebooks.Thisarticleisafterreading"IntroductiontoLaw"tosomeideasandinspiration.Keywords:

3、Radbruch;introductiontolaw;revelation实用文案标准文档一、拉德布鲁赫拉德布鲁赫1878年11月21日出生于德国的吕贝克,是德国20世纪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法哲学家和刑法学家之一。拉德布鲁赫20岁时开始法学学习,4年之后,即开始博士阶段,师从德国著名法学家弗朗茨·冯·李斯特,他以一个天才的形象出现在法学界,仅用一年即通过了博士论文。拉德布鲁赫一生著述等身,涉猎广泛,曾两度出任魏玛共和国司法部长,后又遭到纳粹政权的排挤和压迫。他的法哲学原于新康德主义哲学,是海德堡学派在法哲学方面的代表人物。拉德布鲁赫的法哲学思想来源

4、于新康德主义。康德哲学即使在今天,在法哲学范围内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用文案标准文档通常新康德主义被分为两个分支或者两个学派,即马堡学派和海德堡学派(或称巴登学派、西南学派)。拉德布鲁赫对新康德主义的接纳,受到了海德堡学派的代表海恩里希·李凯尔特和埃米尔·拉斯克的指引。在博士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拉德布鲁赫一直以讲师身份授课,在此期间,他吸收了西南德新康德主义的思想,特别是从海德堡大学当时的巨擘,马克斯·韦伯,以及冉冉升起的哲学新星拉斯克那里获得启发。到1910年,在经历了长达6年的沉寂之后,他写出了《法学导论》,该书让他一举成名,到1980年

5、该书已经印至第13版。二、法学导论我们的生活需要规则,秩序总能从某些法则中找到对应,这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而法律不单单是人为制定的控制社会的条款,也是世间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法学导论》从必然与应然的区别入手,阐述了法律的产生。在法哲学家们的眼中,法律不是人类的发明,而只是发现,也就是说人们不是制定法律,而是确定法则的存在。法律法则的效力超越了人类立法者的原意,因此法哲学家取代了立法者的地位。但是在法哲学家眼中,法律观的差异和民族多样化是无关紧要的。于是,合法与公正的纠结在法律工作者这一职业上体现出来。他们能够找到法律语言使法律具有公正性,同时

6、还能保证法律秩序本身的存在。法律语言逐渐克服了说教的风格,将制定法从自然法中剥离出来。19世纪的科学取向被历史法学派采纳后,法学家参与立法越来越多,习惯法逐步受到排斥。这才使法律作为社会措施及社会目的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出现。国家和国家法并不是两类不同事物,不是单纯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而是因为,观察视角的不同以至于得出的内容有所差异。第二章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例,从欧洲宪法形式的开端—等级国家开始分析,围绕国家活动与公民自由界限的历史演变过程,阐述了立宪国家产生的过程。从君主制国家到议会制国家、联邦制国家,以及后来的共和制国家。拉德布鲁赫选取欧洲各国的典型

7、政体的案例分析,其中重点以俾斯麦宪法向魏玛宪法的发展为例,做了大量比较分析。实用文案标准文档从法律产生的根本来看,国家法是所有其他法律的源头。但以历史的思考方法来看,这种关系恰恰相反。涉及普通民众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规则总是有一个稳定的基础,相比之下国家法却会市场发生变化,这个基础就是私法。拉德布鲁赫认为日耳曼法的基础是公法,而罗马法的基础是私法。第三章对私法从文艺复兴的个人主义思想运动为切入点,以罗马法为基础,阐述了权利、权利主体等概念的出现,以及后来的物权、债权的分化和形式平等的法律秩序原则。这就构成了后来私法体系的核心。在私法领域中,有这么一批

8、人,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如何最大化的攫取到属于自己的利益,并且会因此时常规避法律,这个群体就是商人群体。第四章以商业的历史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