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如何与伪科学划界

科学如何与伪科学划界

ID:39678032

大小:397.8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9

科学如何与伪科学划界_第1页
科学如何与伪科学划界_第2页
科学如何与伪科学划界_第3页
科学如何与伪科学划界_第4页
科学如何与伪科学划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如何与伪科学划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5年3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March?()()第2O卷第2期JournalofWeinanTeachersCollegeVO1.20Nc1.!科学如何与伪科学划界黄秦安(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OO62)摘要:在对科学概念历史演进的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实践性、科学认识观、理性观、科学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等标准.关键词:科学;伪科学;划界;后现代中图分类号:01一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9—5128(2005)一0088—06收稿日期:2(】04一n一30作者简介黄秦安(i962

2、一),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鬻从事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研究.科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一种基本的人类实践活动.其历史和人类文明一样悠久.但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讲.科学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由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巨匠的卓越贡献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现代社会各种信息交流过程中.科学是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的语汇.其频率出现之高也是罕见的.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越来越取决于科学的成就.然而.与科学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相比。人们对究竟什么是科学、科学与伪科学如何划界等

3、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却远远地滞后。远未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和清楚.在科学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种类型的非学形式或以科学面目包装.或以科学形象相标榜.拉大旗做虎皮.改头换面粉墨登场.一时间.在人类文化万花丛中.竟相开放着自诩为科学的花朵.除了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伪科学泛滥现象之外.在学术界.各种形式的学术思想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其异于科学语境的话语.例如侄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某些后现代思潮以其咄咄逼人的话语试图解构现代科学的思想根基.非理性主义、狭义的或极端的人文主义等对科学以及与科学密切相关的技术提出一些也许有些道理但又常常是无端的指责和抨击.科学这一伟大的人类精神创造和思想

4、成就正在经受着自建立以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关于究竟什么是科学的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重新回答和进一步反思的题.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为了应对来自不同方向、不同文化类型的对于科学的挑战.为了维护利-学的崇高形象并使之健康发展.避免因为误解、曲解甚至有意诋毁而产生对科学精神理解的偏差.为了防止科学技术的误用而对人类文明造成损害,为了提高公民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维护科学的形象.使科学造福人类.甄别各种形式的伪科学.深入地探讨究竟什么是科学这样的问题仍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而理解科学及其本质至为关键的一个逻辑起点就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亦即如何甄别一种知识或一

5、门理论是否为科学的问题.在提出我们的见解之前.首先简要地回顾一下历史上科学哲学研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1经验主义、唯理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关于分界问题的论争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史上.分界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应该说.它是任何一种利-学观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英国哲学家休谟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了所谓的“休谟问题”.即科学是否可能通过感觉经验的归纳而不断地从特殊上升到普遍.从偶然上升到必然的问题.并试图给出非理性的回答.康德从科学增长论的角度提出了:“科学怎样保证只能开始于经验的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从而口1以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并且因此而与空洞无物的形而上学划清界限呢?”[1](

6、P24)康德的解决方案是,用所谓人的先天的认识能力与后天经验相结合.“把理智的可靠性传输给经验.从而使科学与脱离经验知识的形而上学不.可以吸取经验的养料而不断增长”.[1](P24)波普尔认为.休谟和康德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但却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经验论者如洛克把知识归结为与感觉经验相符合.与培根倡导的归纳法及洛克的经验论并驾齐驱的知识真理观还有笛卡尔、霍布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5年第2期黄秦安:科学如何与伪科学划界·Rf·斯、斯宾诺莎的唯理主义思想及其方法论.唯理主义认为,只有用数学方法和逻辑推演得到的知识才具其可靠性、确定性和真理性.以几

7、何方法为主的数学方法在】7世纪的新思想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升学地位.应该看到.近代科学诞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方法论上的变革与突破,即把逻辑推理、数学演绎与观察、实验结合起来.在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科学巨匠那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结合达到了某种腰的结合.然而.在对科学活动的哲学分析中.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却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对利·学的哲学分忻还没有实际的科学活动更符合科学认识的规律,这是令人费解的.除此之外.虽然经验论者和唯删沦者都把确定性、确实性当作可靠知识的标准.但什么是确实性?确实性知识的标准是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