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优良品种选育

羊肚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优良品种选育

ID:39678405

大小:281.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9

羊肚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优良品种选育_第1页
羊肚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优良品种选育_第2页
羊肚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优良品种选育_第3页
羊肚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优良品种选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羊肚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优良品种选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中国食用菌2008,27(6):15—16。23EDIBLEFUNGl0FCHINACN53-1054/QISSN1003-8310羊肚茵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优良品种选育水朱斗锡,何荣华(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00)摘要:通过对8个羊肚茵不同菌株间的拮抗性、茵丝体生长特性及茵核形成试验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羊肚茵不同茵株间的差异属于种类或地理分布差异,其导致了生物学特性和外形上的差别。美味羊肚茵菌株M918与尖顶羊肚茵菌株M928亲缘关系及生物学特性相近,M316、M318、M320、M326各有差异。茵株M918、M928的茵丝

2、生长速度及浓密程度明显优于其它菌株,生长旺盛,抗杂能力强,日平均生长速度可达lcm·d。I,是一种菌丝生长较快、茵核形成较多的羊肚菌优良品种,适宜羊肚菌人工栽培和营养茵丝发酵使用的菌种。关键词:羊肚茵;生物学特,l生;优良品种;选育中图分类号:$6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10(2008)06-0015—略在分类上羊肚菌隶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主要种类有圆锥羊肚菌(Morchellaconi.ca)、尖顶羊肚菌

3、(Morchellacostata)、粗柄羊肚菌(Morchellacrassipes)、小羊肚菌(Morchelladeliciosa)、美味羊肚菌(MorcheZlaesculenta)、茶褐羊肚菌(Morche//aumbr/naBoudiea)等。羊肚菌是一种十分珍稀名贵的食用真菌.营养相当丰富,价值十分昂贵。为了弄清羊肚菌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寻找更理想更优良的羊肚菌品种。我们经过长达20多年的研究,从各地采集了野生羊肚菌活体进行有性和无性分离,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经生理变化后。才能形成原基长出羊肚菌。为了提高羊肚菌在栽培过程中的出菇稳定性,我们经

4、过数千次的分离试验.虽然羊肚菌的分离难度很大,但目前已分离出lO多个不同的羊肚菌菌株,其中8个为具有代表性的羊肚菌优良菌株。我们从羊肚菌的子实体外表或菌丝体外表无法鉴别菌株的亲缘关系及生物学特性,只有通过试验才能表现不同菌株的不同遗传特性和拮抗反应.从中筛选出菌丝生长速度快、旺盛、抗杂力强、菌核多、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良菌株,这对羊肚菌的人工商业化栽培出菇率和稳定性都有重要的意义。l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1.1供试菌株试验菌株来自于野生羊肚菌.分别采集于四川绵阳、甘肃迭部、西藏昌都、青海玉树、云南迪庆及山西吕梁地区,这蝗地方都是全国盛产羊肚菌的地区,也是

5、最好羊肚菌品种的产地。我们将不同地区采集的野生羊肚菌新鲜标本,通过有性和无性分离法,在PDA培养基上分离获得了8个菌株,菌株编号为M918、M928、M310、M316、M318、M320、M326、M328.由四川I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实验室分离保存。1.1.2试验培养基(1)母种培养基为加富PDA培养基:豆芽2009(煮汁)、葡萄糖20g、琼脂20g、KH2PO。1.5g、MgS040.3g、VBl8g,水1000mL、pH6.5。(2)木屑母种培养基:栎木屑3009(煮汁)、白糖20g、琼脂20g、MgS040.3g、KH2P041.5g、VBl8g

6、,水1000mL、pH6.5。制作方法:将豆芽或栎木屑分别煮沸取汁后.加入上述配方。装入18mmxl80nlm玻璃瓶的115。塞入棉塞进行高温灭菌。在120℃高压灭菌90min。做成斜面培养基。(3)栎木屑培养基:栎木屑70%、麦麸25%、白糖1%、石膏l%、细土3%,含水量65%、pH6.5,拌匀后装入750mL玻璃瓶进行灭菌,灭菌方法同上。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1.2试验方法1.2.1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比较试验8个菌株接种于相同培养基上。分别置于5℃、10℃、15℃、20℃、25℃、30℃的6个温度梯度.恒温培养,5次重复,随机编号,记录菌丝生长速度

7、,观察菌丝的长势、颜色、满管天数,并对最后的结果采用SAS软件中Dunca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显著水平JP≤O.05。1.2.2羊肚菌菌丝拮抗性试验拮抗性试验是将供试菌株进行鉴定归类,避免重复。试验方法是将活化后的供试菌株切下直径3nlm的菌块。接种于同一培养基平板上.2个不同菌株的菌块相距约l·项目来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7AA021506)。作者简介:朱斗锡.男。高级t程师,研究方向:食用菌菌种选育分离、马

8、I

9、化新品种等。E-mail:zdx058918@yahoo.com.cn收稿日期:2008—09—20万方数据1

10、6中国食用菌EDIBLEFUNGIOFCHINAV01.27N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