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

ID:39684195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9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_第1页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_第2页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_第3页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_第4页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点筑波千鸟整理前言:本复习知识点,根据《中国现代史(上册)》(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3版),分类整理。第一章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名词解释:《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

2、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列举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华转播的表现:1、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步刊物;2、宣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团体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3、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被翻译出版;4、涌现出一批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分子。简答题: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改良派有哪些主张?1、好人政府。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出来和恶势力奋斗,组织“好人政府”。2、省自治和联省自治。实行“省民自决主义”,各省制定宪法,实行自治,然后在省自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联省自治的共和国”。3、制宪救国。通过制定一部民主宪法,达到救国治国的目的。4、废督裁兵。进行裁兵运动。

3、裁撤下来的兵,去从事农、工矿业生产。第二章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名词解释:北京政变:北京政变是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1924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奉军精锐张学良、郭松龄部与吴佩孚在山海关一带激战正酣,北京城空虚之时,直系将领冯玉祥从前线倒戈回师,发动了北京政变。结果使战局发生急剧变化,直军很快被奉军打败。11月初吴佩孚率残军南逃,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材料分析题:根据孙中山遗嘱,分析其中“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国民党一大决定的国民党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意义、国民党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中的举措。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是对外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队内主张“各民

4、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直接的、普遍的、革命的民权,规定“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不得享受自由权利。民生主义规定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原则。国民党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民党一大的意义:1、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2、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民党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3、大会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改组后的国民党组织很快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建立起来。国民党在国共第一

5、次合作中的举措:1、正式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同时保留共产党党籍。2、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政治和军事骨干力量,为以后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进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章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苏维埃革命的开展列举题:南京政权建立后的主要经济措施:1、广借外债,大量发行公债;2、以整顿税务为主,整理财政;3、颁布《土地法》和《土地处理条例》。简答题: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论述中认为的革命根据地存在发展的条件:1、各派军阀间的继续不断的战争;2、反动政治出现缝隙;3、1926年和1927年革命影响的遗留;4、全国革命形势的必然发展;5、相当力量的正式

6、红军的存在;6、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八七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内容:1、坚决清算了国民革命高潮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成立了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意义:它清算和结束了共产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的阶段。八七会议在纠正右倾错误的同时,滋长了“左”倾错误。第四章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简答题:1933年“废两改元”的内容与意义:内容:所有款项之收付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

7、币,不得使用银两。意义:中国银本位制度确定。银两的废止简化了币制,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展。材料分析题:根据《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分析北上抗日的目的、抗日旗号的作用、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主要领导人、方志敏的主要作品、遵义会议讨论认为第五次反围剿是如何失败的、遵义会议的意义。北上抗日的目的:与方志敏信江根据地会合,威胁南京,以缓解红军主力被围困的危机。抗日旗号的作用:以抗日的旗号来团结先遣队力量。同时抗日的旗号也可以增加群众认同感,在北上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