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教学设计《测定反应速度》

征文:教学设计《测定反应速度》

ID:39692318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9

征文:教学设计《测定反应速度》_第1页
征文:教学设计《测定反应速度》_第2页
征文:教学设计《测定反应速度》_第3页
征文:教学设计《测定反应速度》_第4页
征文:教学设计《测定反应速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征文:教学设计《测定反应速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测定反应速度》泾阳县桥底镇北赵中学马群教学内容探究《测定反应速度》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之后安排的一个跟踪探究活动,测定一个人的反应速度。设计理念人的眼睛、耳朵、皮肤等感觉器官在感知外界的某种刺激后,到你对这种刺激做出反应的这段时间叫做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分为视觉反应时间、听觉反应时间和触觉反应时间。在这里只探究视觉反应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测定反应速度的方法2、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及对

2、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直尺测量法”测定反应速度。2.教学难点:探究问题的提出及探究报告的完成教学准备:直尺、秒表、笔、记录表教学过程:热身训练【比一比】玩一玩打手游戏,看谁的反应速度快【说一说】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小结: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有1、注意力是否集中2、疲劳度3、健康状况4、练习次数5、性别6、尺子长度……【想一想】测定反应速度要用到有哪些实验工具?小结:直尺、秒表、电脑……5制定计划怎样测一个人的反应速度呢?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你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探究你提出的问题。1、分组:2--3人为一组2、分工:你的同学为测

3、试者,你为被试者3、操作过程①让你同学竖直向下手握一把直尺上刻度值大的一端,②你将食指和拇指对准这把尺子的另一端,使尺子的“0”端正好处于两指的上方,但不要接触尺子,③你的眼睛看着同学的手,一旦你同学松开手,你要尽快用手夹住尺子。④记录下你夹住尺子的刻度。4、重复实验至少3次,记录每次手夹住尺子的刻度5、求平均值实施计划【测试活动】2人一组利用直尺测量法进行练习【方法步骤】阅读课本P94有关内容后,进行操作,记录结果需要设计表格呦。【反馈纠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好让座位近点的同学纠错【总结注意事项】1、安静有序进行活动2、两人其中一个不能有暗示3、测试者不要晃动直尺,要垂直

4、向下4、受测者要以相同的状态投入到每次测试中5、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的方法,以拇指上缘的刻度为准【展示表演】三人一组,甲记录填表格,乙和丙实验参考表格如下:5状态次数正常有干扰12345平均值次数尺长12345平均值15cm30cm姓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平均值【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接尺子的活动是否属于反射?【议一议】提高反应速度有什么意义?参考:出行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运动会可以提高比赛成绩;课堂上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5、…5【实验报告】就影响反应速度某一因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一、你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你作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制定计划1、要用到的实验工具:2、方法步骤:四、实施计划(填写实验情况记录表)五、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表达交流:板书设计探究测定反应速度一、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作出假设: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制定计划1、实验工具:2、方法步骤:四、实施计划(实验记录表)五、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反思一、先说值的肯定的地方:1、看似简单的实验,操作起来却不简单。设计这节课时,尽量细化,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多研究几个,目的开拓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2、帮学生区分“得出结果”与“得出结论”,一字之差,学生容易混淆。“实验结果”5是客观事实,是得出结论的基础,它有对与错。而“结论”是人的主观看法,它是结果的升华。二、不尽

7、人意的地方:1、这些学生一让做实验,有人就激动,说干话,秩序显得乱;还有人做完实验你问啥也不知道。2、时间稍显紧张,学生当堂实验报告未完成。3、对学生估计高了,觉得很简单的地方学生照样出错。三、需要改进的地方:1、教者语言力求精简,课堂热身环节压缩,节省出一些时间。2、给学生要讲清楚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态度要端正,一是一,二是二,不得嘻嘻哈哈。3、抓住学生易出错地方,反复强调,强化记忆。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