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ID:39696034

大小:1.55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9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绘画为何留有空白,不像西画用色填满?清人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艺术的“虚实”“开合”等空间结构,都因“空白”创立了独特“经营位置”理念。但西方美学家不理解中国画的“空白”,认为是没有完成的作品,因而不懂得意境。假如我们与西方美学理论进行对话,意境学是我们应首要考虑的理论建构。中国艺术的审美境界与西方美学不同,中国艺术并不止于它的表现形式,而是通过“

2、意象”去追求终极意义,即“意境”。中国艺术中的“意象”是艺术家的胸中之“意”与实际的“象”的结合,是“心象”而非“视象”。西方艺术则主视觉,重形象,其审美是建立在艺术“写实”的基础上。宋人陈造《自适》诗云:“酒可销闲时得醉,诗凭写意不求工。”清人孔尚任《桃花扇》云:“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这两处提到的“写意”含义是不同的。前者“写意”,与雕凿的“工”相对;后者“写意”,形容女人的浓妆淡抹,“写意”几乎规范着中国艺术发展轨迹。中国书画、戏曲、音乐、舞蹈都强调写意。书法需有“意”,且是意在笔前。书法的造意在于“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龙虎威神,飞动

3、增势”,皆以意为重。郭熙提出深远、高远、平远,韩拙又提出阔远、迷远、幽远。中国艺术为何在表达“远”的方面如此下深功夫,为的就是表现“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确有审美的意象,但审美意象不是诗人的目的,而是通过意象构筑写意的意境,“写意”说明中国艺术中不是以事物表面形式为终点,而是“欲辨已忘言”的至高精神与心灵境界。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开篇就是“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显然“美”在宗炳那里不是要思考和追求的问题。宗炳在山水画中提出和追求的是“山水以形媚道”,这也是宗炳给山水画制定的最高要求和方向。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已经含蕴了意境的

4、生成结构。清人笪重光第一个把意境纳入中国绘画系统中探讨艺术。他在引用意境一词时解释:“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画筌》)这就是笔墨生意象,之后再经营意象,构成一幅“真境”,“真境逼而神境生”,最后意象出、意境融。不着一笔的空白是山水画中的独特-14-“意象”,与自然境界的“意象”相辅相成,虚实相生,共为一体。这种“空白”是“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意象”。以意象经营图像的方式,正是笔墨产生的虚实相生的意象,超乎象外,构成了山水画绝妙的意境,也使“意境”成为山水画鉴赏与品评的最高标准。(摘编自李倍雷《构建中国意境学》)1.下列关于原文

5、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中国绘画常留空白,西方绘画用色填满的特点可看出,中西艺术一虚一实,风格截然不同。B.由于西方美学家不懂得中国艺术中的意境,他们也就很难真正通过意象欣赏到中国艺术之美。C.韩拙在继承郭熙深远、高远、平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阔远、迷远、幽远,其都指向意境。D.宗炳论山水画不着意于“美”,而提出“山水以形媚道”的主张,这成为山水画创作的最高要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设问开篇,引出论述对象之后,在中西方审美理念的对比中,凸显了中国艺术的特质。B.文章主体部分围绕写意是构筑中国艺

6、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意象是构成意境的主要形式展开论述。C.文章引用陈造、孔尚任的文句,意在证明“写意”一词在古代大量存在,含义各不相同。D.文章在论述中,对古诗文及相关人物评论的引用,既有力佐证了观点,又增加了文学气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写意的追求,书法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不同,书法强调意在笔前。B.诗歌需要审美意象,但意象不是创作的目的,与书画、戏曲等艺术一样,诗歌追求的是一种写意的意境。C.最早将意境纳入中国绘画系统中探讨艺术的笪重光,在《画筌》中阐述了意境的生成过程。D.中国山水画中的空白并非毫

7、无意义的存在,这种独特的意象是构成山水画绝妙意境的重要因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行将消逝的物语:油纸伞-14-每当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季节,深夜里听那淅淅沥沥、时断时续的春雨时,我的思绪便会穿越时空,抵达江南小镇的小巷和它的油纸伞。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至沓来,让人恍然进入梦境。现在,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

8、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