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D:45963873

大小:58.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9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1--14课;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1.《宋史·职官制》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相权            B.加强皇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显示了这样三个理念:第一,人品是可以量化的

2、;第二,人品是可变的;第三,人品高下应该与官位官阶相应。这一制度应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据《中国古代经济史》记载:“明初的科举,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据此可推知(  )A.科举制度逐渐陷入困境                        B.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创造性C.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D.分卷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4.在雅典,“由于参加公民

3、大会可以获得津贴,穷人因能得到补助而愿意从政”;“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追求(  )A.独立自主            B.广泛参与             C.互相制约            D.公正自由5.《十二铜表法》第3表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押到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者听便。此规定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巩固罗马帝国统治D.解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6.1787年,美国为改变“权利首先是地域性的”政

4、治结构,建立起了(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邦联体制            D.联邦体制7.《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下列对该书的解读,正确的有①出版于1848年2月②由马克思单独起草③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积极作用④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下列选项中,与条文“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属于同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A.赔

5、款二亿两白银B.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9.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意义在于(  )A.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丰碑                B.事实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C.成为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                    D.标志着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彻底完成10.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6年11月1日下午同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面。近

6、十年两党领导人已多次会晤,他们得以会晤的基础是(  )A.认同“一国两制”B.承认“一个中国”C.认同“尽早统一”D.承认“两岸分治”11.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A.重视技术的革新B.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C.精耕细作的特点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12.《商君书·境内》云:“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上述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 

7、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租佃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D.秦国实施重农抑商政策13.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扰车)、弹、纺、织之具”,全面更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她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种植面积已遍及南方14.《汉书》中有如下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该材料反映了当时(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

8、政策②农民的政治地位处于社会最上层③商人经济地位比农民优越④商人法律上受歧视情形开始转变A.②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