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自制教具及其使用的意义资料

小学数学教育中自制教具及其使用的意义资料

ID:39710047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9

小学数学教育中自制教具及其使用的意义资料_第1页
小学数学教育中自制教具及其使用的意义资料_第2页
小学数学教育中自制教具及其使用的意义资料_第3页
小学数学教育中自制教具及其使用的意义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育中自制教具及其使用的意义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育中自制教具及其使用的意义新课标下,传统教具应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传统教具进行发明、创造、改进,会对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1)教师设计一些简单而巧妙的教具,使本来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2)教师凭借自己的教育机智,随时灵活运用身边的物体来作为教具,帮助学生的学习和理解;(3)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对传统教具进行改造改进,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1.简约而不简单       上《角的大小比较》这个内容,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用动画演示两个角比较时,把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合,整个过程都非常清晰。但是对于我们这些

2、偏远的山村来说是不现实的。在我们山村来说就只能用废纸剪多个角,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大小。这样不需教师讲,学生自己便小结出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要把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合,再去比较另一条边。这是学生们亲自实验的结果,他们经历了这个发现认识的过程,对比较方法理解了,课后反馈自然非常良好。于是我们自制的教具就能完成教学任务。       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材中有一个题目是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的顶点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内容显然是比较抽象的。开始我仍然是制作了课件,但发现连自己尝试着说都觉得拗口难懂,又怎么能让学生明白理解呢?于是我重新设计,让每个小组都用4

3、根小棒围好一个长方形,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去拉,去体会这个过程中周长和面积的变化。有了小棒,学生很容易理解周长没有变,因为始终是那4根小棒围成的图形。但对于面积,底没有变还好说,高变短了学生拉来拉去都体会不出来。不但他们急,我更是心急如焚。突然我灵光一闪,学生的难点不就是拉的过程“高”如何变的不知道吗?拿两个长方形重叠着放不就解决了吗?开始两个图形重合,然后拉动上面一个,学生自然而然就观察到了底不变,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比原来的长方形的宽短的现象。于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就很快得出了拉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面积越来越小的规律。多么简单的教具,只是两个简陋

4、的小棒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却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相当有思维难度的抽象问题。简单的教具不简单啊!       2.“飞花摘叶,皆能伤人”       即所谓的“飞花摘叶,皆能伤人”其实教具用到灵活之处也一样,身边的各种东西都能够随时拿来,为我所用。       学习《观察物体》时,我带了很多立方体让学生来观察,摆成不同的形状,从各个方向看是什么平面图形。做到练习时,很多题目给出很多立方体组成的图形让学生画从某个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遇到有困难的,我就用立方体摆出图形,让学生观察来做,学生一下就觉得很简单。但突然不知哪个同学嘀咕了一声,“考试时又不能带立方体”。我楞了一下,但

5、我一瞬间看到学生桌上摆的文具盒,橡皮、铅笔芯盒等,脱口而出,“不带立方体你就没办法了吗?”我立刻引导学生,利用橡皮、铅笔芯盒、文具盒等,也可以模拟立方体,虽然不规则,大小不一,但一点不影响判断可以看到哪些面。学生们也兴趣盎然,真正体会到了身边到处都是数学。       3.画龙点睛,化腐朽为神奇       有些教具缺乏“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性,达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不易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因此,老师在讲课时要根据自己班的学生来制教具,要有针对性,能够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突出、强化某一知识点。画龙点睛,结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敢于对正规教具进行改进、完善

6、,化腐朽为神奇,让普通平凡的教具产生惊艳的效果。         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时,课本上有这样一个实验:两个同样大的杯子,一个装满了水。把一个物体放入另一个杯子中,然后将装满水的杯子中的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结果发现杯子满了水还没倒完。从而说明物体能够占据空间的大小,让学生体会到体积的含义是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但在一个班级上这节课时,笔者发现,一方面水没有颜色,后面的学生基本都观察不到;另一方面,这个实验中规中矩,学生得到的体验非常肤浅和有限,对物体占据空间大小没有一个真切的感受。于是,对实验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方面,在水中加入了红色的颜料,这样教室各

7、个角落的学生都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水面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笔者在石头上系了一根绳子,倒入半杯水后用手提着绳子将石头缓慢的放入水中。于是,所有学生都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随着石头浸入水面的部分的增多水面也逐渐上升。这时候学生可以得到的经验就不仅仅是物体可以占据空间的大小了。他们甚至可以初步体会到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入水面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却在课本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可能只是一点点的改进,却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同样,我们的教具也应该是灵活多变,能够为我们教学所用的。并且,要牢牢记住,教具的

8、作用是为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