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平等”资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平等”资料

ID:39712105

大小:20.3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平等”资料_第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平等”资料_第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平等”资料_第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平等”资料_第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平等”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平等”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平等”  摘要: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范畴,意义重大。在古老的中国和古希腊,平等指财产占有上的平均;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平等指政治领域中,人们享有等同的权利;经典作家在批判旧的平等观的同时,认为无产阶级平等的要求就是消灭阶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是要保证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内涵  中图分类号:D641;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047-03  有史以来,平等,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孜孜不倦的价值

2、追求和理想诉求。自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它便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核心价值观。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其中的理论应如何澄清?我们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这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平等”概念的渊源  在汉语中,“平等”一词,本来是一个佛教用语,是梵文“Upeksa”的意译,简称“等”。佛教认为宇宙本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故称平等。《往生论》认为:“平等是诸法体相。”我们祖先造字时也充满了智慧,《汉字字源》中解释:“平”字看起来就像一个均衡的天平。“等”字由“竹”和“寺”构成,“寺”指官署,引申为

3、有法度,“等”是指把竹子截成同样的长度,“平等”指人或客体在某方面相同或相等的属性。《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同待遇。在《辞海》中,“平等”指人们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  “平等”一词源远流长。在古老的中国,孔子虽没有明确使用“平等”一词,但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表达了类似的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认为平等就是财富上的均匀。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人人平等的“玄同”观念:“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在古

4、希腊,柏拉图认为平等不是消灭贫富,而是确立贫富的限度,这是一种正义上的平等:每个人依其功绩的大小、品性的高低恰如其分地获取财富。亚里士多德认为平等是一种美德,它包括分配的正义和平等的正义,前者指按照个人的身份、地位与品德,分得相应的权利、荣誉与金钱等公共福利,后者指对属于交换物品范围的东西进行平均分配。  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平等的内涵。洛克认为,平等是指在政治领域中,人们享有等同的权利。因而需要建立国家和政府,来保护人们的权利不受侵害。但是,国家和政府的权利也要受到监督和制约,由此他提出了法制、分权和议会权力原则。孟德斯鸠也指出平等是人们获得同等的政治地

5、位和权利,它是国家的灵魂。法国启蒙运动中最伟大的平等论者卢梭发出了“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强烈感慨,他提出平等是天赋人权,指财产、法律及政治上相同的地位和权利。而私有财产制度正是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因而他强烈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制度,构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思想基础之上的平等理想。经过资产阶级思想家的鼓吹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1789年,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明确指出,平等是“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是“在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的权利”和公共赋税平等分摊的权利,是“除公民的品德与才能的差别外,不应有其他任何差别”。至此,平等被正式确定为人类最基

6、本的政治要求,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信仰。  二、经典作家对平等的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平等进行了探索。  马克思首先从理论上批判了旧的抽象的平等观。以往的平等观都建立在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基础之上,总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表达着对不平等的强烈愤恨和对平等的美好期待,他们或认为平等就是美德,就是永恒正义,或认为平等就是自然法则或天赋人权,而没有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视角来探讨平等,这就决定了旧的平等论者只能在唯心的“道德”或“正义”的世界里兜圈子,他们的平等观只能是脱离现实的主观臆想,“力图用自我意识的原则来铲除一切确定性和现存性的东西”[1]

7、,他们根本不懂“平等仅仅存在于同不平等的对立中,正义仅仅存在于同非正义的对立中。因此,它们还摆脱不了同以往旧历史的对立,就是说摆脱不了旧社会本身”[2]。  马克思还从现实上批判了资产阶级平等的虚伪性与欺骗性。资产阶级的平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资产阶级专享的平等,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剥削和奴役的秘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无产者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生活。“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伊甸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