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公正”

ID:46825829

大小:18.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公正”_第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公正”_第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公正”_第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公正”_第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公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公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公正”  摘要: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公正,即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与制度准则,它是与人类文明史相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不仅充分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现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优秀思想成果,而且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价值源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内涵  中图分类号:D641;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050-02  一、“公正”概念源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公正”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如《论语?季氏第十

2、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也是一个道德范畴,如《荀子?赋》:“公正无私,反见纵横。”它既是对个体的要求,如汉朝韩婴说:“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治,公平无私。”孙中山把“天下为公”作为自己追求与奋斗的社会道德理想目标;也是社会整体性的需要,如《礼记?礼运》对大同世界的描绘:“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构想“去人之私”“无国之争”“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新社会。概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对“公正”基本含义的规定:一是去

3、私取公,正直不偏私;二是依据共同的价值规则,顺道而行。  在西方,公正来源于古希腊文“Orthos”一词,表示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后来引申表示公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主张,正义就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这一思想与他的贤人政治观有重要关系,他不赞成雅典当时的选举民主制,主张应该由有美德和知识的人来执政。他曾说,许多对正义的破坏,来自人内心的无止贪欲,来自把脚伸到别人的领域中。所以人当自律自省,才不会做不正义的事情。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将正义分为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强调公正即和谐。亚里士多德又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提出正义包含两个因素――事物和应该接受事物的人,相等的人就该配给到相等的事物,公

4、正就是比例。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最先提出公正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东西的人类精神意向。法学家乌尔庇安给出了公正的经典定义: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  近代以来,研究公正最深入、最系统的是美国现代伦理学家、政治家罗尔斯。他提出,公正是整个道德的中心概念,公正是社会的最高价值,是社会制度的首要道德。社会公正有两个原则构成:1.每个人都享有最广泛的平等自由权利。2.社会和经济制度安排,能够合理地满足每个人都有利的期望。纵观西方学者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社会公正即是自由与平等的兼得,既要给予每个人平等地选择应得的权利,又要尊重每个人差异性选择的自由。  二、经典作家笔下的公正 

5、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的关于公正问题的论述,但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在反对不公正的资本主义制度中阐发对未来社会的向往的。这种对资本主义不公正社会的否定思想早已有之。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家托马斯?莫尔在其著作《乌托邦》里就指出,只要私有制存在,国家便无法公正,人民便无法幸福。这之后从巴贝夫、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著作中都可以感受到近代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对社会公正的追寻。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这里,才真正地从现实的个人与社会出发,从变革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寻求破除旧制度、建立未来王国的现实路径。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这样写道:“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

6、益觉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兆,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1]因此,从根本上说,现实的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了社会公正的观念,变革旧制度的根本路径是人类实践,其中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劳动实践。  公正不是抽象的、永恒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的”,“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2]社会公正与占统治阶级的生产方式相适应。随着生产的社会化,马恩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坚决反

7、对资产阶级用抽象的公正目标,如公平分配、平等权利等来蒙骗工人。  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马恩指出社会公正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所在,“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公社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要向他们表明,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3]。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关键在于发展生产。“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