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测报简化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测报简化

ID:39720585

大小:214.5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7-10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测报简化_第1页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测报简化_第2页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测报简化_第3页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测报简化_第4页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测报简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测报简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影响昆虫的生态因子非生物因子:气象因子:温、湿、风、光、雨等。土壤因子:土壤温湿度理化性质。生物因子:食物因子:寄主种类、发育状况。天敌因子:捕食性、寄生性天敌、致病微生物。第一节气象因素(气候因子)气候对昆虫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昆虫具有综合的生态效应。因此,气候不仅直接影响昆虫的本身,而且对其他环境因素(也包括生物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气候时形成自然地理的第一要素,其综合效应决定着昆虫的分布,和昆虫最一般的生态特征,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带来了昆虫的周期节律,生活的周期性和数量的周期性变动。1、温度:1)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是发生积极生命活动的

2、条件之一,它决定着生命过程的特点、趋向和水平。(1)温度对昆虫影响的特点昆虫是变温动物,昆虫的体温虽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昆虫体内的代谢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温度支配。昆虫维持体温是靠代谢生热和吸收外来辐射热,散热是次要的,高温下可以呼吸加快,蒸发水份降体温。宗旨昆虫体温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栖息场所和接受太阳辐射外来热而达到。(2)昆虫对温度的一般反映①适宜温区:或称有效温区。每种昆虫对有一定的适温范围,在此温度内寿命最长,生命活动最旺盛,生长发育、繁殖正常进行。一般温度范围:8—40℃。最适温区:22—30℃发育起点:昆虫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也称为下限。最低有效温度。8—15℃

3、。高温临界:最高有效温度,35—40℃。②停育温区:新陈代谢失调,时间过长能造成死亡,温度恢复可继续发育。停育高温区:40—45℃停育低温区:-10—10℃③致死温区:引起昆虫的死亡。致死高温区:45℃以上。致死低温区:-10℃以下。温度对昆虫的影响,常因种类不同,虫态、生理状态、时间、发育阶段、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最适温度不一定是昆虫发育最快的温度,而是指对种群繁荣最有力的温度。引文在一定的高温下,发育速度最快,但生殖力、生活力则均表现下降,成虫寿命缩短。因此从种群繁荣来看不如较低的温度更适合。(3)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①温度与生长发育的线性关系在适宜温区内,昆虫生长发育

4、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增高发育速度加快,而发育时间缩短,即发育时间与发育速度成反比。生态学上常将发育历期或发育速率作为生长发育速度的指标。发育历期:即发育时间。是指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一个世代、一个虫期、一个龄期)所经历的时间。通常以日为单位。发育速率: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发育阶段发育历期得倒数。如图:②积温法则(有效积温定率)昆虫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一个世代或一个虫期)需要一定的温度积累,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用发育的时间与温度的积表示,单位是日度。这个说明昆虫与温度关系的法则就称为积温法则。关系式为:K=NT,N—时间,T—温度,N=K/T。此式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温度

5、高,发育时间短,发育速度快。有效积温:昆虫生长发育所接受的总热量为发育起点以上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积温法则的实际意义:预测某一地区某种害虫可能发生的代数。预测害虫在陆地上的分布界线。长期预测某种昆虫来年的发生程度。有利于天敌昆虫的保存利用。预测害虫的发生期。世代数=某地一年有效积温总和/某虫完成一代所需的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法则的局限性:环境温度与气象资料温度有差异。室内数据和自然变温下的数据有差异。无法应用于滞育阶段的世代计算,因为多数指与不是由发育起点温度引起的。昆虫发育受多因子影响,除温度以外还有湿度、食料等。2)温度与生殖的关系(1)一般温度:昆虫的性成熟合成虫寿命

6、均虽温度升高而缩短。(2)低温:寿命长,但性腺不易成熟,产卵少。(3)高温:引起雌虫不孕,雄性不育。(4)适温下:性成熟快,生殖力大,发育快。如:小地老虎在高于26℃时,成虫交尾率下降22.3—50%,高于30,成虫不产卵。棉铃虫在35℃时,不能产卵。3)温度对昆虫成活的影响(1)高温致死及耐热性:温度过高(39—54℃),死亡率高,繁殖力下降。如:二化螟,7月,35℃以上,幼虫减少97%以上。粘虫初孵幼虫,35℃,全部死亡。30℃,56%存活,所以,6—8月份,南方江苏不适。小地老虎不耐高温,幼虫,35℃时,存活率下降17.5%,化蛹率下降44%,成虫交尾率下降22—55%。

7、高温致死原因:水分蒸发;蛋白质凝固;酶系被破坏。耐高温的昆虫有:斜纹夜蛾,40℃正常发育。水蝇科昆虫,55—65℃温泉水中正常生存。沙漠昆虫,62℃下正常存活。(2)低温致死及耐寒性低温致死的作用机理:昆虫体液冰冻结晶,原生质被破坏,脱水,生理组织结构破坏,细胞产生不可复原的变化。昆虫的过冷却现象与耐寒性:昆虫的体液能忍受0℃以下的低温而不结冰,当环境温度继续下降到一定温度时,昆虫体液开始结冰,同时是放出热量,此时体温复升,环境温度继续下降到一定限度时,虫体才结冰,这个过程称为昆虫的过冷却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