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类有机污染物》PPT课件

《酚类有机污染物》PPT课件

ID:39730266

大小:802.6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7-10

《酚类有机污染物》PPT课件_第1页
《酚类有机污染物》PPT课件_第2页
《酚类有机污染物》PPT课件_第3页
《酚类有机污染物》PPT课件_第4页
《酚类有机污染物》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酚类有机污染物》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酚类有机污染物1、危害2、种类3、污染程度与范围4、污染来源危害酚及其化合物是一种有中等毒性的物质。它们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和口腔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酚及其化合物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在体内的毒性作用是与细胞原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变性蛋白质,使细胞失去活性。高浓度的酚类及其化合物进入人体,会引起急性中毒,甚至造成昏迷和死亡。对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均有毒性作用。酚类对人体的危害对皮肤的危害低浓度时能使细胞变性,高浓度时能使蛋白质凝固,腐蚀皮肤。对神经系统的危害低浓度对人体的局部损害虽不如高浓度严重,但由于其渗透力强,可深入内部组织,侵犯神经中枢,刺激脊髓,最终将导致全身中毒

2、。对泌尿系统的危害当进入量超过人体的解毒功能时,一部分酚会蓄积在各脏器组织中,造成慢性中毒如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精神不安等神经症状,并损害泌尿系统。对消化系统的危害会引起食欲不振、吞咽困难、流涎、呕吐和腹泻等慢性消化道症状。酚中毒酚类制剂广泛用于公共卫生消毒中,常见石炭酸、二甲苯等制剂。酚作为腐蚀剂和灭菌剂,可以消毒地面、大食具,如果被人误食一定的量,会出现中毒症状。酚中毒指酚对皮肤和黏膜的强裂腐蚀,经皮肤黏膜吸收后分布到各组织,透入细胞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中毒初期表现为皮肤苍白、起皱、软化、疼痛;后转为红色、棕黑色,严重时坏死。皮肤接触面积较大时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头痛、眩晕、乏

3、力、呼吸困难等症状。09年东阳废塑集体酚中毒酚溅入眼内,若未及时用水冲洗,可导致结膜、角膜灼伤甚至坏死。口服酚后可引起口腔、咽喉、胸骨烧灼感、剧烈腹痛、呕吐和腹泻。酚还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和湿疹。异丙酚巨星陨落迈克尔-杰克逊异丙酚注射过量于2009.6.25去世。2,6-二异异丙基苯酚酚类化合物对环境的危害酚类化合物挥发到空间可使大气受污染,含酚的废水流入农田会使土壤受污染,流入地下則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流入农田的水含酚类化合物会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对水体污染酚类化合物流入水体会使水中生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鱼类受到污染会使鱼肉有异味。当酚负荷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时,不仅会污染环境,危害各种

4、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对鱼类的危害江苏盐城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种类酚类化合物:根据其分子所含的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根据其挥发性分挥发性酚和不挥发性酚。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化合物大部分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果,植物体内所含的酚称内源性酚,其余称外源性酚。我国水中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有6种酚类列为近期控制的对象,计有:苯酚、间甲酚、五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对-硝基酚等。1、苯酚:2、间苯酚化学式C6H5OH化学式CH3C6H4OH3、五氯酚4、2,4-二氯酚化学式C6HCl5O化学式HOC6H3Cl25、2,4,6-三氯酚6、对-硝基酚分子式HOC6H2

5、Cl3化学式C6H5NO3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程度与范围环境中的酚污染主要指酚类化合物对水体的污染,含酚废水是当今世界上危害大、污染范围广的工业废水之一,是环境中水污染的重要来源。挥发性酚对大气的污染通常认为沸点在230℃以下为挥发酚,一般为一元酚;沸点在230℃以上为不挥发酚。苯酚、甲酚、二甲酚均为挥发酚,二元酚、多元酚属不会发酚。大气中的挥发性酚所带来的其他范围与危害挥发的酚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型质毒物,对一切生活个体都有毒杀作用。大量的酚吸到人体,会引起中毒;降雨留到农田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随雨水流到河流,会对鱼虾造成致命危害。江苏盐城水污染事件由于给市区供水的城西

6、水厂、越河水厂受到酚类化合物污染。09年2月20日上午,江苏省盐城市区盐都区、亭湖区、新区、开发区等地区发生大范围断水,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酚类化合物在我国污染程度严重,污染面广。酚类化合物的来源一、生活来源二、工厂来源三、农业来源四、小结生活来源1、生活品来源主要是生活垃圾。农业来源2、农业来源主要是农药滥用。工厂来源3、主要来自石油化工厂、树脂厂、塑料厂、合成纤维厂、炼油厂和焦化厂等化工企业。小结环境中的酚主要来自炼焦、炼油、制取煤气、制造酚及其化合物和用酚作原料的工业排放的含酚废水和废气等。不经处理的含酚废水如通过明渠进行灌溉,酚便会挥发进入大气或渗入地下,污染大

7、气、地下水和农作物。目前,苯酚、甲酚等挥发性酚类的污染,特别引起人们的重视。总结酚类化合物的危害是严重的,同时也是化工科技方面的进步,所以我们应辩证看待其作用。小组成员:魏无忌、王晶、付超、马崇文杨秀洪、杨衡源谢谢观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