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

ID:39731180

大小:802.34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10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_第1页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_第2页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_第3页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_第4页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词语理解运用1----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ā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家住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jié)◆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jué)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

2、的奉献。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B.“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C.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D.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答此题可用直选法。“故知”有两种意思,一是老朋友、旧友;二是因此知道。结合语境“他乡遇故知”,可知“故知”在句中是“老朋友、旧友”的意思。直接得出答案为A。他乡遇故知,是一个古代成语,指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出处:1.宋·洪迈《容斋随笔·得意失意诗

3、》八卷:“旧传有诗四句夸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2.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它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三种说法,一说是出自汉·无名氏的《四喜诗》,一说是出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所载的《四喜诗》,还有一说是出自清朝纪晓岚的手笔。3.十年久旱逢甘露,万里它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监生金榜题名时。4.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果然有志者事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今日又去打虎,谁知恰好遇见贤侄。邂逅相逢,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考点解析】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

4、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中考考查的范围有:(1)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2)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3)关联词的选用。(4)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5)正确使用成语。其主要题型有:①选择填空式;②结合具体语境简答表述式。以选择题居多。这些题目中所涉及的词语,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成语的考查几乎占据了整个词语运用考查的半壁江山。从题型来说,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兼顾主观题。此外,一些省市考查了网络流行语,例如“给力”“神马”“杯具”“时间都去哪儿了”“吐槽”等,体现出“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

5、生活”的大语文观。这就要求考生做个有心人,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为中考必考内容。这部分内容丰富,考查角度多,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掌握辨析同义词的一般方法,辨析同义词最基本的方法是去同存异。遇到词义相近的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映”和“应”,把握这两个字的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别了。注意辨析同义词的一般规律,如根据词语搭配的对象不同来辨析。如“侵犯”可以和“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则与“土地”“财产”等搭配。

6、又如根据词性和语法的功能不同来辨析。如“阻挡”和“障碍”都是阻挡、妨碍事物发展进行的意思。但“阻挡”是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还可根据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使用范围等方面来辨析。第二,注意积累熟语(成语),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熟语(成语)。对于有关熟语(成语)的考题,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必须遵循两点:(1)切实明确熟语(成语)的含义,这是恰当运用它的前提,比如“门庭若市”中“市”本身有“市场”之意,如果用来形容“集市”就错了。如“集市上人很多,熙来攘往,门庭若市”这个句子明显存在错误。(2)充分考虑该熟语(成语)所处的语

7、境,看其是否能帮助造句者准确地表情达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课本中出现的成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部分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古今差异比较大的成语要准确把握。【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潜心探汉字,“国”里有乾坤】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或”是“國”的本字。——《字源解说》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口,郭也。一,地也。——《说文解字》3.填空。(2分)(1)根据以上提示,甲骨文=+,“戈”与“口”两者结合表示的意思是_____。(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国”字的义项有: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王或侯的

8、封地;③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