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评论的演进》PPT课件

《闻评论的演进》PPT课件

ID:39735952

大小:1.12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7-10

《闻评论的演进》PPT课件_第1页
《闻评论的演进》PPT课件_第2页
《闻评论的演进》PPT课件_第3页
《闻评论的演进》PPT课件_第4页
《闻评论的演进》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闻评论的演进》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闻评论主讲人:朱斐邮箱:jufyjufy@126.com第二章:新闻评论的源流与演变第一节中国新闻评论的演进中国新闻评论的演变古代论说文近代政论时评多媒体发展报刊新闻评论中国新闻评论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中国新闻评论的源头与发端——古代论说文时期中国新闻评论的最早源头,存在于古代论说文之中。论说文,又称议论文、说理文等,是一种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意见的文体。在这类文章中,作者主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直接发表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见解,“直抒己见”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中国的论说文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先秦诸子,到秦汉、魏晋、唐宋

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流传了许多论说文的名篇。(一)、论说文时期1、先秦时期的论说文孔子:《论语‧学而》(论说文集)孟子:《孟子‧梁惠王》(论辩文集)荀子:《劝学》韩非子:《五蠹》墨子:《非攻》[例]:“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秦汉时期的论说文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例]:“传曰: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3、唐宋时期的论说文韩愈:《师说》柳宗元:《三戒》欧阳修:《朋党论》苏洵:《六国论》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例]韩愈《杂说四‧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祉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二)评价中国论说的传统源远流长,但是这些作品只能够在少数阶层中发生影响。原因:1)传媒不发达。经

4、济不发达——技术(纸张、印刷)交通不便——邮政制度2)封建统治制度。碍于当时的统治者,这些言论只能够采取议论前朝之事,借古讽今,成为历史性的政论、历史性的评论。(二)评价事实上,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漫长的报业发展之路并没有促成新闻评论这种体裁的孕育和发展。我国的古代报纸停留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以封建官场为传播范围(最多扩大到知识分子),以朝廷信息为主要内容(尤其是皇帝的言行及谕令等)的手抄(后来发展到印刷)的古代报纸。封建统治者,从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深深地懂得信息沟通对维护统治的重要性,但慑于信息的巨大威力,又往往封锁消息,对民间抄传邸报曾一

5、度大力压制和戕害,对有所指陈的言论更视为洪水猛兽。我国古代报纸,旨在传播“皇帝谕旨”和“宫廷动态”,是不能做评论的。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封建王朝的森严的政治统治在很大程度上闭塞了言路,统治者缺乏听取议论的心理准备,尤其是来自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的声音。二、中国新闻评论的发端与发展——政论、时评时期报刊政论、时评时期新闻评论这种体裁的正式出现是在近代,更准确的说法是发端于清末。新闻评论的到来是伴随着近代报刊的产生而实现的。而我国的近代报刊并不是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发展成熟后的产物,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先头兵。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

6、国殖民主义者创办和掌握的。可以说,在中国早期近代报刊及其评论论坛是由外国殖民主义者直接控制的。这种现象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对外国殖民主义者来说,却是一种有意的主动的选择。19世纪,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世界上第一家中文近代月刊,传布于南洋群岛、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华人聚居区,1815年创刊)开始刊登论说,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也提开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其言论以宣传宗教教义、宣扬伦理道德为主,虽有个别接近现实的言论出现,但基本谈不上新闻性。《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也开始刊

7、登少许言论。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相比,《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更重视现实社会,每期刊载中外新闻。不少评论直接触及现实矛盾,使评论开始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开设了固定的言论专栏,并在版面上做强势处理。这些外文报纸主旨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宣传活动,而并不在报业经营。他们的评论意识(或者说控制和运用舆论的意识)、报纸的经营手法都远远领先于同期的中国报纸。报纸重视评论,并且增设评论专栏,评论的现实针对性较强,内容上极力鼓吹中国应学习他国所长,并粉饰西方人来华的意图,为帝国主义张目和辩护。 外人在华的报刊活动,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

8、略中国的舆论工具,进行舆论准备和文化征服,提供信息和宣传服务。这是早期外人在华办报的主要意图。我国的新闻评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