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经济常识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2006-12-7

高三政治经济常识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2006-12-7

ID:39739918

大小:13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10

高三政治经济常识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2006-12-7_第1页
高三政治经济常识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2006-12-7_第2页
高三政治经济常识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2006-12-7_第3页
高三政治经济常识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2006-12-7_第4页
高三政治经济常识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2006-12-7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经济常识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2006-12-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政治经济常识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2006-12-7第一节三大产业一、2006年江苏考试说明的要求了解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理解我国现阶段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懂得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理解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了解第三产业的含义;懂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二、高考必备知识第一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三大产业的划分、比重、关系、现状及对策1、划分(1)是什麽:第一产业是,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是的所有行业的总称。(2)划分依据:。(3)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常可以用它们在和中的比重表示。2、GDP与G

2、NP(1)相同点(2)不同点练一练:1、下列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B.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C.我国在国外投资获得的收入属于我国的GDPD.美国梦之队和俄罗斯国家队在中国比赛的收入属于我国的GNP2、2001年中国的GDP为95933.3亿元,GNP为94346.4亿元。中国GDP大于GNP的主要原因是()A、该国对外进行大量投资B、该国吸引大量外国投资C、该国

3、对外贸易出现顺差D、该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二)农业1、含义及分类:2、地位17(2005年广东政治试卷第10题)10.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的原因是:A.农村社会还处于封闭原始的发展水平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C.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阻碍了农业的发展D.农民增产就能增收3、作用4、现状及具体表现:5、发展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农科教相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1)是什麽:(2)怎样发展小测试:(2005年文综北京卷第24题)北京市贯彻中央精神,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发

4、展新思路。回答24.北京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资力度,城区与郊区的投资比例2003年是80:20,2004年是60:40,2005年是50:50。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是因为()A.提高农业占GDP的比重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B.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C.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能够缩小城乡差距D.发展农业吸纳劳动力是解决北京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6、乡镇企业(1)含义(2)地位(3)“三大重任”17高考再现:(2005上海不定项)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第七

5、个“一号文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体现了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C.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D.农业决定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判断题:1、 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种行业的性质,可将国民经济各行业划分为三大产业。()2、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的。()3、入世后,我国各类农产品都面临严峻的挑战。()4、、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5、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际是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其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

6、型向集约型的转变。()6、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把千千万万个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7、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我国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8、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我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9、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10、乡镇企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1、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形式。(

7、)综合探究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苏北某县中高三(8)班学生围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开展探究学习,收集到以下数据:注:在“十五”期间,该县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但仍远低于该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谈谈收集上述材料的一般方法,并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确定这一研究课题的理由。17(2)该班同学深入该县某

8、村,采访村长关于建设新农村的设想,村长谈到:本村农民虽然年人均收入还只有15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