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呼吸系统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呼吸系统

ID:39741564

大小:694.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7-10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呼吸系统_第1页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呼吸系统_第2页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呼吸系统_第3页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呼吸系统_第4页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呼吸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呼吸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呼吸系统摄影肺与支气管示意图肺叶示意图肺段示意图【适应证】 1.肺部及支气管病变2.心脏及大血管病变3.纵隔和横膈病变。4.胸膜和胸壁病变。5.肋骨骨折及骨质改变。6.常规体格检查。1.肺站立后前位体位:患者立于摄影架前,双脚稍微分开,以保持身体平稳。前胸紧贴探测器(或滤线器面板),头稍后仰,下颌置片盒上缘。两手背放在髂骨处,上臂及肘部尽量内旋。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摄影架面板正中线重合并垂直。探测器上应包括肩部皮肤,下应包括两侧膈肋角,两侧应包括两侧胸壁皮肤。1.肺站立后前位中心线:经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水平射入。深吸气屏气下曝光。显示部位:显示肺叶及肋骨与纵隔、心脏

2、正位影像。【注意事项】 1.设备条件具备时,应采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比值不小于l0:1。2.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4.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半卧位或仰卧正位摄影。【评价标准】 1.两胸锁关节对称;2.两肩胛骨推出肋外;3.两侧肋隔角显示;4.两锁骨居平与第4后肋重选且仅与肺尖下1/3重选;5.布局合适。【质控要点】 1.收腹、前胸紧贴胶片;两肩放松,两手背贴臀上部,两肘前推两肩紧贴胶片;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6胸椎达胶片。2.肺仰卧前后位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探测器放于病人背部,病人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长轴正中线重合并垂直探

3、测器面。两手放于髂部,肘部弯曲,向内旋。探测器上缘包括肩部皮肤、两侧包括胸壁、下包括膈肋角。中心线:经两侧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屏气后曝光。显示部位:除膈肌位置较高、心影较大外,大致同站立后前位像。2.肺仰卧前后位3.肺半卧前后位体位:患者于床上摆位后,探测器放置背后,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长轴正中线重合,并垂直于探测器面。两手臂肘部尽量弯曲内旋。探测器应包括肺尖、胸壁、双下膈肌及膈肋角等部位中心线:经两侧乳头连线中点垂直探测器面射入。深吸气,屏气后曝光。显示部位:大致同仰卧位,即:可显示肺叶、心脏大血管、肋骨及双膈肋角等部位前后位影像。3.肺半卧前后位4.肺侧卧后

4、前位体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床或病床上,身体垫高,尽量使脊柱棘突连线与地面平行。探测器横立于胸前,探测器长轴正中线尽量与身体正中矢状面重合并垂直。双上肢可以抱头,下肢弯曲保持身体平稳。探测器上缘要包括肩部、两侧包括胸壁。探测器要求紧贴病人前胸不动。中心线:经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水平射入探测器中心。深吸气,屏气后曝光。显示部位:大致同立位后前位像,即:显示肺野、心脏、肋骨、胸壁、膈肋角等。4.肺侧卧后前位5.肺部站立侧位体位:患者侧立于摄影架前,让病侧肺紧贴摄影架上探测器。两臂上举、双手抱头,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平行。探测器上缘平第七颈椎;前后缘包括前胸和后背皮肤;下缘应

5、包括膈肋角。中心线:经肩胛骨下角,腋中线处水平射入。深吸气屏气后曝光。显示部位:显示胸骨、胸椎侧位像及双肺、双肺门、双膈肌、双侧肋骨的重叠像。5.肺部站立侧位【注意事项】 1.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2.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3.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侧卧位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评价标准】 1.胸椎4以下椎体呈“四方块”侧影,后肋基本重迭,两侧肺门重选,前后肋隔角显示;2.从颈部至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3.心脏、主动脉、降主动脉阴影明确;4.胸骨呈侧位投影。【质控要点】 1.两手臂上举,两手抱头,眼平视,收腹;2.前胸壁和后胸背垂直胶片;3.中心线水平

6、投射通过第五胸椎达胶片。6.肺仰卧侧位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床或病床上,背部用棉被垫高10cm,探测器侧立并紧贴患侧胸壁。探测器面长轴正中线与腋中线保持一致,并与身体正中矢状面平行。上肢上举保持身体稳定。探测器上缘(头侧)平甲状软骨,下缘(足侧)包括肋弓,前后缘包括前胸壁和后背。中心线:经肩胛骨下角,腋中线处,水平射入探测器中心。深吸气后屏气曝光。显示部位:显示胸部侧位影像,类似于站立侧位。6.肺仰卧侧位7.肺站立前凸位(前弓位)A.前后位:体位: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30cm处,背朝向摄影架,肩部紧贴摄影架面板或探测器面。探测器横放(摄双侧),上缘超过锁骨6~7cm。两手背放

7、在髂部,肘部弯曲向内旋。身体后仰,头稍前倾,胸部前凸,身体正中矢状面与面板(或探测器)正中线重合并垂直。胸部冠状面与探测器面成45°角。7.肺站立前凸位(前弓位)B.后前位:体位: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面向摄影架,探测器横放(摄双侧),两手紧握摄影架,腹部紧贴探测器下部,胸部后仰,与探测器成45°角,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正中线重合并垂直。中心线:A.前后位:经胸骨柄下缘,水平方向射入探测器中心。深吸气后屏气下曝光。B.后前位:对第四胸椎,水平方向射入探测器中心。深吸气后屏气下曝光。显示部位:肺尖肺野(锁骨上下区)或右肺中叶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