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

ID:39743126

大小:652.5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7-10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_第1页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_第2页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_第3页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_第4页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医学--消化系统影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化系统胃肠道出血显像机理显像剂进入机体后,腹部可见大血管及血管床丰富的器官显像,如肝、脾、肾等。胃肠壁含血量低,正常情况不显影。当胃肠壁出血时,显像剂随血循环不断渗出,出现异常的放射性浓聚影。显像剂:99mTc-RBC优点:能较长时间存在于血循环内,可持续24小时进行多次显像适用于急性、间歇型出血99mTc-硫胶体或植酸钠优点:腹部血本底低,图像清晰,减少假阳性仅适用于急性活动性出血显像方法探头范围包括剑突至耻骨联合99mTc-RBC注射药物(15~20mCi)后每分钟采集1帧,采集0.5~1小

2、时阴性时继续采集静态图像,至24小时99mTc-硫胶体注射药物(15~20mCi)后每2分钟采集1帧,采集10~20帧。必要时再注射药物显像图像分析99mTc-RBC肝、脾、肾、膀胱、腹部大血管正常显影腹部其它部位可见少量放射性本底正常情况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及结肠基本不显影图像分析99mTc-硫胶体除肝、脾及腹部大血管正常显影腹部放射性本底低图像分析胃肠道活动性出血即可见到相应部位出现异常放射性浓集随着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放射性异常范围增加或沿肠蠕动方向延伸,其分布与肠道一致。肠道出血影像临床

3、应用能探测出血率低达0.1ml/min的消化道出血优点:灵敏度高、无创、简便、准确缺点:特异性较差异位胃黏膜显像机理异位胃黏膜也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异位胃黏膜对99mTcO4-具有摄取和分泌作用,在局部可出现放射性浓集现象。方法受检当日禁食4h以上。静注99mTc淋洗液15~20mCi。探头视野包括整个腹部。注射显像剂后每5分钟1帧图像,总采集时间2h,或每15分钟采集1帧图像至2h。临床应用梅克尔憩室胃粘膜在小肠的异位症正常图像见胃和膀胱区有放射性分布,十二指肠,结肠脾区及肾脏有时显影,

4、腹部其它部位无放射性浓集。梅克尔憩室腹部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影。位置固定,多在30~60min显影。阴性时可注射五肽胃泌素后再注射99mTc淋洗液重复显像。梅克尔憩室异位胃粘膜影像临床应用Barrett’s食管显像胃粘膜在食管下段的异位症正常人食管不显影胃显影的同时见食管显影可诊断Barrett’s食管简便、灵敏、无创,有定位、定性作用临床应用肠重复畸形与胃部同步显影形态和位置多变,病灶比憩室大胃排空显像机理将不被胃黏膜吸收的显像剂引入胃内,连续动态地将其排入肠道的过程记录下来,计算胃排空时间,特定

5、时间的残留率或排空,以评价胃运动功能。显像剂液体显像剂多用99mTc-DTPA(0.5~1mCi)固体显像剂99mTc2S7胶体或99mTc-DTPA与鸡蛋混合,或99mTc2S7胶体标记鸡肝半固体显像剂99mTc-TETA树脂与粘状温粥的混合物方法显像后计算胃内各时间的放射性计数绘制胃的时间-放射性曲线计算各时相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各时相胃排空率的计算T时胃排空率(%)K为从0到t时的放射性衰变校正系数正常结果液体胃排空曲线呈指数下降,固体呈近似直线下降固体胃排空T1/2平均为90min(45-1

6、10min)液体胃排空T1/2平均为40min(12-65min)影响因素性别(绝经期女性慢于男性)时间(下午较上午慢)体位(卧位慢于坐位)身体状况(运动后加快)胃排空延迟机械性梗阻幽门肌肉肥厚、溃疡所致的瘢痕及肿瘤等非机械性梗阻胃次全切除术后、糖尿病性胃轻瘫、甲减、活动性溃疡、胃下垂、胃癌等胃排空加速糖尿病甲亢胃泌素瘤十二指肠溃疡胃手术后倾倒综合症小肠通过功能测定机理用放射性核素法测定食物从十二指肠到盲肠的通过时间,了解小肠运动功能,从结肠填充时间减去胃排空时间间接获得。临床应用小肠通过时间正常

7、参考值为4.2±0.5h通过时间加快的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通过时间延长的如:小肠梗阻等糖尿病、硬皮病等也可出现小肠运动异常适用于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后的疗效监测胃食管返流测定机理和方法口服不被胃食管黏膜吸收的示踪剂,当显像剂在胃内存留期间于上腹部给予不同压力,同时对食管下端及胃进行连续显像,观察贲门上方食管下端有无放射性出现,若出现放射性并达到一定量时,可诊断为胃食管返流。机理和方法婴幼儿检查将显像剂加入牛奶中,鼻饲后5~10min以2min/帧动态采集至60min,2~4小时在胸部显像多次,若在

8、肺部或上呼吸道出现放射性提示有肺吸入。显像剂99mTc-硫胶体和99mTc-DTPA,要求标记率大于98%胃食管返流率的计算R:胃食管返流率Et:t时间的食管内计数Eb:显像开始时食管的本底计数G0:研究开始时胃内计数参考值正常人胃返流率低于3%3%~4%为可疑>4%为异常自发性反流与诱发反流自发性反流:腹部不给任何压力时,食管下段出现放射性诱发反流:腹部加压后出现反流,随压力增加而增多临床应用返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小儿吸入性肺炎肺部慢性炎症原因胃大部切除术评价观察胃灼热和反酸症状的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