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卫生》PPT课件

《饮用水卫生》PPT课件

ID:39749585

大小:233.11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7-10

《饮用水卫生》PPT课件_第1页
《饮用水卫生》PPT课件_第2页
《饮用水卫生》PPT课件_第3页
《饮用水卫生》PPT课件_第4页
《饮用水卫生》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饮用水卫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饮用水卫生第四节  集中式给水集中式给水:通常称为自来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通过输水管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一、水源选择的原则1、水量充足2、水质良好,水源水质应符合有关要求(1)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或规范中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微生物学要求(经加氯消毒和净化处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经净化处理)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2)有害物质符合《饮用水源水中有害物质的限值》的规定(3)耗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4)高氟区(氟化物)、碘缺乏区(碘化物)3.便于防护(1)选用地下水

2、(2)取水点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上游。4.技术经济合理二、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取水点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得从事有可能污染该水域水质的活动。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取水点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的上游三、水质处理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常规净化深度净化特殊净化常规净化: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混凝沉淀(或澄清)①化学品混合地,②絮凝池,③沉淀

3、地过滤④快速砂滤消毒⑤用氯消毒,⑥洁净水储藏池,⑦泵1.混凝沉淀(coagulationandprecipitation)加混凝剂使水中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互相粘附聚合成较大颗粒而从水中沉降的过程。目的:去除天然水中难以自然沉降的细小颗粒,如悬浮物质、溶解性物质和细菌等混凝剂的种类:--混凝剂种类繁多--常用的混凝剂有金属盐类(铝盐和铁盐等)和高分子两类--助凝剂:在澄清浑水中只起辅助作用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水温--水的pH--水中有机物和溶解盐含量--混凝剂的使用种类和方

4、法2.过滤(Filtration)过滤是指浑水通过石英砂等滤料层以截留水中悬浮杂质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目的:①水的浊度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②去除水中大部分病原体,如致病菌、病毒以及寄生原虫和蠕虫等③残留的微生物失去悬浮物的保护,为滤后消毒创造了条件。滤料:应用最广的滤料是石英砂,常用的还有无烟煤、木炭、活性炭、金钢石等。滤料的卫生学要求:①本身无毒,也不应与水中任何化学物质结合而产生有毒物;②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和分解;③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使用时不易磨损和碎裂;④滤料颗粒粒度要较均匀。城市生活废

5、水,沉渣泛起,泡沫横流。通过混凝沉淀和过滤后变为净水。3.消毒disinfection消毒是指杀灭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目前我国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方法主要有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氯化消毒化学药剂消毒饮用水的一种最普及和最有效的方法消毒的氯制剂:主要有液氯、漂白粉〔Ca(OCl)Cl〕、漂白粉精〔Ca(OCl)2〕和有机氯制剂等。有效氯:含氯化合物中氯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即氯化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漂白粉含有效氯约28%~33%漂白粉精含有效氯60%~70%优氯净含有效

6、氯约60%~64%氯化消毒的基本原理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氯消毒方法氯化消毒的基本原理氯溶于水后水解生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Cl2+H2OHOCl+H++ClˉHOClH++OClˉ漂白粉和漂白粉精在水中均能水解成次氯酸2Ca(OCl)Cl+2H2OCa(OH)2+2HOCl+CaCl2Ca(OCl)2+2H2OCa(OH)2+2HOCl水中含氨时,氨与次氯酸反应生成氯胺(一氯胺(NH2Cl)和二氯胺(NHCl2))NH3+HOClNH2Cl+H2ONH2Cl+HOClNHCl2+H2O消毒效果次氯酸﹥次氯

7、酸根﹥氯胺氯的杀菌作用机制:次氯酸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病毒缺乏一系列代谢酶,对氯的抵抗力较细菌强。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2.水的pH值3.水温、水浑浊度、水中微生物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需氯量:杀灭细菌和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需要的氯的总量。余氯: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此剩余的

8、有效氯称为余氯。游离性余氯(HOCl和OClˉ)化合性余氯(NH2Cl和NHCl2)《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游离性余氯:出厂水接触30分钟后,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加氯量和余氯的关系水中无氨时:余氯随加氯量的增加而增加。OMAB余氯量mg∕LO-A:水需氯量为零时,加氯量=余氯量M-B:加氯量为M时,随加氯量的增加,余氯量增加。加氯量(mg/L)加氯量和余氯的关系余氯量mg∕LOMABDC加氯量(mg/L)D:折点水中有氨时:余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