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游园不值教学设计2语文s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游园不值教学设计2语文s版

ID:39757089

大小:22.7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游园不值教学设计2语文s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游园不值教学设计2语文s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游园不值教学设计2语文s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游园不值教学设计2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教学难点】  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教学过程】一、导语老师上初中的时候,曾学过到过一篇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春》。有几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

2、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二、学诗1.投影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自由说。2.投影诗文1) 学生不同形式地读诗2) 了解诗人(投影诗人简介)3) 怎么理解诗句的意思,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4) 请大

3、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首诗。(投影古诗)经过自学,你学懂了什么,汇报一下。“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辨析“怜”的字义,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5)指导朗读。(投影出示古诗让学生按节奏读)(a)按节奏读。自由读。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句话?(b)引导学生将后句说成感叹句、反问句。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呀,一枝红杏伸出

4、墙外来啦!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说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后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c)诗人仅仅是为一枝红杏兴奋吗?你们想不想欣赏这满园的春色?(投影出示录像欣赏)(d)欣赏了满园的春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三、寻春1.老师这

5、儿也有几首优美的诗文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请大家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一下。(投影两首诗) (设计意图:顺势研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1)找到哪几句话可描绘满园的春色?(2)任选一句或几句,朗读或用自己的话来描绘。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要从纯粹的技巧性的指导转向“启发语感、训练朗读”之路上来,注重边读边想象,真正读活语言,“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四、悟情1.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

6、园的春色。2.《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代表作,尤其是诗中后两句广为流传。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方得感悟热爱大自然,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设计意图:至此为止,整堂课的结构已实现“递归”,这两句诗的第二次朗读,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3.己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的话,让我们齐声朗读。(投影《春》中的几句话)(设计意图: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4.配乐背诵古诗。(投影古诗)五、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

7、。(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