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

ID:39769340

大小:265.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_第1页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_第2页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_第3页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_第4页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纲要我们不是抄答案,我们只做知识的搬运工。——无机复习提纲编辑协会宣言试卷构成:填空:15分选择:7*2=14分(共7题,一题2分)名词解释:5*3=15分(共5题,一题3分)问答题:8+12*4=56(第一题8分,其余四道题每题12分)注:划线知识点为李老师审阅后所加,疑为重点,望各位复习时多加注意第1章:经典合成方法1实验室常用的加热炉为:高温电阻炉2电炉分为:电阻炉,感应炉,电弧炉,电子束炉3电阻发热材料的最高工作温度:硅碳棒1400℃、硅化钼棒1700℃、钨丝1700℃真空、5氧化物发热体:在氧化气氛中,氧化物发热体是最为理想的加热材料。6影响固

2、相反应的因素:(1)反应物化学组成与结构,反应物结构状态(2)反应物颗粒尺寸及分布影响。7化学转移反应:把所需要的沉积物质作为反应源物质,用适当的气体介质与之反应,形成一种气态化合物,这种气态化合物通过载气输运到与源区温度不同的沉积区,再发生逆反应,使反应源物质重新沉积出来,这样的反应过程称为化学转移反应。8化学转移反应条件源区温度为T2,沉积区温度为T1:如果反应是吸热反应,则为正,当T2>T1时,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即从左往右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容易进行,物质由热端向冷端转移,即源区温度应大于沉积区温度,物质由源区转移至沉积区。如果反应为放热反应,为负,则应控

3、制源区温度T2小于沉积区温度T1,这样才能实现物质由源区向沉积区得转移。如果近似为0,则不能用改变温度的方法来进行化学转移。9低温合成中,低温的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法:①恒温冷浴②低温恒温器10高压合成:就是利用外加的高压力,使物质产生多型相转变或发生不同物质间的化合,从而得到新相,新化合物或新材料。种类:①静态高温高压合成方法②动态高温高压合成方法第2章:软化学合成方法1软化学合成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克服固相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势垒,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和缓慢的反应进程中,以可控制的步骤逐步地进行化学反应,实现制备新材料的方法。2软化学法分类:溶胶——凝胶法,前驱物法,水热/非水溶

4、剂热合成法,沉淀法,支撑接枝工艺法,微乳液法,微波辐射法,超声波法,淬火法,自组装技术,电化学法等等。3绿色化学: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取新物质的转换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料中的每个原子,实现化学反应中废物的“零排放”。因此,既可充分利用资源又不污染环境。4软化学与绿色化学的关系:两者关系密切,但又有区别。软化学强调的是反应条件的温和与反应设备的简单,从而达到了节能、高效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也是经济的、洁净的,这是和绿色化学相一致的。而在有些情况下,它并没有解决经济、洁净的问题。绿色化学是全方位地要求达到高效、节能、经济、洁净。可以预见,软化学与绿色化学将会逐渐趋于

5、统一。5溶胶——凝胶法的过程:用制备所需的各液体化学品(或将固体化学品溶于溶剂)为原料,在液相下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经过水解、缩合(缩聚)的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过陈化,胶粒间逐渐聚合,形成凝胶。凝胶再经过低温干燥,脱去其溶剂而成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干凝胶或气凝胶。最后,经过烧结,固化,制备出致密的氧化物材料。6溶胶是否能够向凝胶转变取决于胶粒间的相互作用是否能克服凝聚时的势垒。因此,增加胶粒的电荷量,利用位阻效应(粒子周围加上高分子链,防止相互结合)和溶剂化效应都可以使溶胶更稳定,凝胶更困难,反之则容易形成凝胶。7溶胶——凝胶法制备的5个阶段:前躯体—溶解

6、—水解—缩聚—老化8溶胶——凝胶法的应用:块体材料,多孔材料,纤维材料,复合材料,粉体材料,薄膜及涂层材料。9低热固相反应机理:固相反应的发生起始于两个反应物分子的扩散接触,接着发生化学作用,生成产物分子。此时生成的产物分子分散在母体反应物中,只能当做一种杂质或缺陷的分散存在,只有当产物分子聚集到一定的大小,才能出现产物的晶核,从而完成成核过程。随着晶核的长大,达到一定的大小后出现产物的独立晶相。可见,固相反应经历了扩散——反映——成核——生长的过程。10固相反应过程(规律):①潜伏期②无化学平衡③拓扑化学控制原理④分步反应⑤嵌入反应11低温固相反应潜伏期与温度的关系:温

7、度越高,扩散越快,产物成核越快,反映的潜伏期就越短,反之则潜伏期就越长。当低于成核温度Tn时,固相反应就不能发生。12固相法包括:固相反应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机械化学合成法13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是指在一定温度(100——1000℃)和压强(1MPa——100MPa)条件下利用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所进行的合成。14水热与溶剂热合成与与固相反应合成研究的差别在于反应性不同。这种反应性主要反映在反应机理上,固相反应的机理主要是以界面扩散为特点,而水热溶剂热合成反应主要以液相反应为特点。显然,不同反应机理可能首先导致不同结构的生成,此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