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酚羟考酮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氨酚羟考酮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ID:39772349

大小:738.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7-11

氨酚羟考酮癌痛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氨酚羟考酮癌痛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氨酚羟考酮癌痛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氨酚羟考酮癌痛治疗中的应用_第4页
氨酚羟考酮癌痛治疗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氨酚羟考酮癌痛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康复部部长北京抗癌协会常委北京肿瘤学会 副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肿瘤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军区总院  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北京临床学院教授氨酚羟考酮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北京军区总医院刘端祺2013.4北京航空医院前言NSAIDs与对乙酰氨基酚羟考酮与氨酚羟考酮氨酚羟考酮的剂量限制性氨酚羟考酮在癌痛治疗中的定位阿片药治疗疼痛历史回顾3000多年出现阿片类药物镇痛的记录200年前发现吗啡100年前世界戒毒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海洛因加入可口可乐60年意识到阿片药的不同反应并节制使用40年确认内源性阿片和不同的受体类型及其亚类20年设计较完善的镇痛实

2、验、病例报告、临床指南近10年试图对止痛机制予以深层次解释结论:止痛治疗历史悠久,止痛研究刚刚起步同城癌痛多科会诊——癌症全程充分止痛的经验之谈1.不使用药物是万万不行的,只靠药物是远远不够的。2.不使用阿片类药物是万万不行的,只靠阿片类药物是远远不够的。3.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癌痛患者,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癌痛治疗。4.没有统一的“最佳药物”,没有统一的“最大剂量”。5.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治疗,一定要给予“全程充分”治疗!循证循效个体化“必需但又不完美地存在着”:循证医学:建立在现代医学统计学(主要是概率)基础上医生-“患者群的可能性”循效医学:建立在循证医学及传统临床学疗效判断基础上医

3、生-患者“全人”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个体化:一人一卡,一人一方;施疗“全人”,效可预见。医生-患者的共同追求关键在于合理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Useofopioidanalgesicsinthetreatmentofcancerpain: evidence-basedrecommendationsfromtheEAPCEuropeanPalliativeCareResearchCollaborative(EPCRC),onbehalfoftheEuropeanAssociationforPalliativeCare(EAPC)LancetOncol2012;13:e58–68缓解癌痛的关键在于

4、合理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但目前指导临床实践的证据却匮乏得令人震惊。阶梯镇痛,即根据疼痛程度按阶梯选择镇痛药物,是1996年WHO癌痛指南的核心,尽管这一方法已获全球性认可,但由于缺乏对有关证据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加之阿片类药物在可获得性方面遭遇的困难,妨碍了癌痛的有效缓解。前言NSAIDs与对乙酰氨基酚(APAP)羟考酮与氨酚羟考酮氨酚羟考酮的剂量限制性氨酚羟考酮在癌痛治疗中的定位癌症止痛:对乙酰氨基酚优于阿司匹林APAP的优势:迅速入血,通过血脑屏障,发挥止痛作用不损伤胃黏膜,不影响血小板,不增加尿酸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直肠给药可与多种阿片类止痛药合用,发挥协同止痛作用可用于阿司匹林过敏者

5、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不同,故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首次合成于1898年,百多年百余种上千个品牌NSAIDs上市。如: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大约每天有3000万人在使用,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NSAIDs的共同适应症NSAIDs有轻、中等程度的外周镇痛作用。对慢性疼痛(如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牙痛等)效果较好

6、对创伤引起的锐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前列腺素的的致痛作用组织损伤或炎症时,局部产生和释放致痛物质。前列腺素(PGE1、PGE2和PGF2α)合成增加,降低痛阈、提高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的敏感性,放大炎性疼痛作用,是致痛物质。NSAIDs的镇痛“路径”①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②抑制淋巴细胞活性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分化,减少对传入神经末梢的刺激;③直接作用于伤害性感受器,阻止致痛物质的形成和释放。对乙酰氨基酚简史1886年:发明“退热冰”(乙酰苯胺)1887年:发明非那西丁(乙酰对氨苯乙醚)1873年:合成APAP,闲置20年1893年:在服非那西丁患者尿液发现APAP1899年:被发现是“退热

7、冰”的代谢产物1946年:美国止痛与镇静剂研究所(theInstitutefortheStudyofAnalgesicandSedativeDrugs)拨款研究止痛剂1948年:发现“退热冰”作用归因于其代谢产物APAP1955年:在美上市,商品名泰诺(Tylenol)1956年:在英上市500mg/片,名:必理通(Panadol)1963年:列入英药典,评介:副作用较小,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温和,广泛使用半个世纪,经久不衰1977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