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考点集锦

教育硕士考点集锦

ID:39776090

大小:192.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7-11

教育硕士考点集锦_第1页
教育硕士考点集锦_第2页
教育硕士考点集锦_第3页
教育硕士考点集锦_第4页
教育硕士考点集锦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硕士考点集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概念1、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就是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时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4、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够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她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又称为“精神助产术”。5、洛克“白板说”——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6、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7、形式化教育——是指有相对稳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场所与设备,以及有相对规范化教育内容的教育。8、制度化教育——是指已经形成学校教育

3、制度(包括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的教育,学制是这种教育的典型表征。9、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10、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11、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12、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13、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要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14、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

4、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15、教育现代化——既在观念、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有相对稳定的指标,它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16、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标和内容等向世俗化方向发展。17、教育国家化——是教育由单纯私人经营向教育由政府通过立法、资助、规划等手段予以宏观管理和调控,并部分由公共部门经营的过程。教育学的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元问题)的研究,教育学的元问题是指与教育学科自

5、身独立、发展相关的问题。对教育学元问题的研究就是教育学的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反思和指导教育研究行为,间接影响教育知识的生产以及教育实践。最早提出教育学元问题和元研究的是德国教育学家布雷钦卡。18、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19、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盖数量、质量,以及效益的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20、教育改革——是对落后的教育状况或教育思想乃至教育理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变革,使其获得预期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21、自然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卢梭、康德等均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对教育的自然性思想作新的解释,并使之

6、哲学化,认为教育的根本属性在于充分发挥人的自然秉性。22、教育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它要求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形式,以及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二、填空1、教育产生的两个条件:劳动和语言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就是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人类

7、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最具基础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生物起源说;模仿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交往起源说。我国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们的交往。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自此以后,教育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古代社会学校教育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近代要求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表现在普及义务教育制的实现和近代学制的形成;20世纪以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