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线段的轴对称性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线段的轴对称性

ID:39785876

大小:19.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线段的轴对称性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线段的轴对称性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线段的轴对称性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线段的轴对称性_第4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线段的轴对称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线段的轴对称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张婕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对称轴有所了解,并能通过折纸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在本章前面一节课中,又学习轴对称现象,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具备了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折纸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从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的过程;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1)知

2、识与技能1.   本节通过实践操作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帮助我们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2.探索并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3.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尺规作图。(2)过程与方法本节知识是通过对现实生活情景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出课题,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从生活实践中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因此,在学习中,首先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从不同的情境中,通过思考、分析,总结共性,学会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

3、维和空间观念,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2.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三、教学设计分析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再通过解决适当的

4、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意识.本节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知识回顾活动内容: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第二环节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索1:探索线段的对称性: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一条对称轴吗?这条对称轴与线段存在着什么关系?活动内容: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⑴在纸上画一条线段AB,对折AB使点A,B重合,折痕与AB的交点为O;⑵在折痕上任取一点M,沿MA将纸折叠;⑶把纸张展开,得到折痕MA和MB.问题思考:⑴MO与AB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⑵AO与BO相等吗?MA与MB呢?能说明你的理由吗?⑶在折痕上移动M的位置,结果会怎样?注意事项:教师

5、鼓励学生在操作中尽可能多的探索等腰三角形线段的特征,并尽量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既可以根据折叠过程中某些线段或角重合说明,也可以运用全等来说明。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验结论:⑴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两条:一条是线段AB本身所在的直线;另一条是CD,它垂直于AB又平分AB,称作AB的垂直平分线.⑵无论M点取在直线的何处,线段MA和MB都重合.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

6、距离相等.最后,要注意将操作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于操作展开想象,再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知识感悟。探索2:尺规作图活动内容:如图,已知线段AB,请画出它的垂直平分线.1、多媒体展示历史上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的美妙图形,介绍相关数学史。2、学生首先进行自学,然后请两位同学到背板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进行尺规作图。教师适时强调写出规范的己知、求作。完后各小组互相检查,教师再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强调纠正,加深学生对作法的理解和掌握。3、各小组讨论:为什么所作的直线就是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尺规作图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尺规作图

7、既能展现数学美,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环节结合所学,拓展思维活动内容:1如图,点C在直线l上,试过点C画出直线l的垂线.能否利用画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方法解决呢?试试看,完成整个作图.2如图,如果点C不在直线l上,试和同学讨论,应采取怎样的步骤,过点C画出直线l的垂线?活动目的: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使学习变得有乐趣,在探索中理解简单轴对称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际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完成,有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完成。第四环节提高练习,学以致用活动内容: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1.在△AB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