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

ID:39786586

大小:5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_第4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认识垂线,理解互相垂直和垂足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两直线垂直,2.通过折纸、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究归纳垂直的画法及有关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应用.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判断图形中点到直线的距离.4.初步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垂直的定义、垂线的画法和性质.难点:垂线的性质及垂线段最短的应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幻灯片.学生准备:两条硬纸板相交的活动模型,刻度尺.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引入课题活动内容:(多媒体出示)回答下列问

2、题.导入问题1: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你能找到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吗?导入问题2.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相交,一条直线不动,另一条直线转动时,观察特殊位置关系?处理方式:导入问题1由学生口答完成,在观察教室周围的基础上找到一些相交的线段,并发现其中相交的特殊情况有角是特殊的直角.在学生充分体会完成后,提炼出数学图形,重点关注有关“垂直”的内容,然后小组内交流资料,进行合理分类,由学生本人主讲,最后概括出有关结论.导入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转动模型,分析由直观形象的演示过渡到抽象的直线表示,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教师同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

3、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图形出发,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知识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又体会到生活中大量存在特殊的相交线——垂直,在比较中发现发现新知,加深了学生对垂直和平行的感性认识,感受垂直“无处不在”;利用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下一部分的探究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铺垫.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活动内容:(多媒体出示)探究活动一:(学生自主阅读课本)问题1:什么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问题2:垂线用什么数学符号表示?问题3:垂直定义的数学语言描述?跟踪练习1:下列两图中的直线垂直吗?如果垂直如何表示?处理方式:探究活动一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得

4、出答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讲解.在活动一之后的跟踪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意图:由于有第一环节的铺垫,学生自主阅读得到关于垂直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顺利,这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两个跟踪练习可以测试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更好的把握.探究活动二:(学生动手操作)问题1:你能借助三角尺或者量角器,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问题3:你能用折纸的方法折出互相垂直的直线吗,试试看吧!请说明理由.探究活动三:(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1、你能折出过点A并与折痕a互相垂直的直线吗?如果能,你能

5、折出几条?2、你能折出过点B并与折痕a互相垂直的直线吗?如果能,你能折出几条?画一画:1、若点A在直线m上,过点A作m的垂线,你能作多少条?2、若点A在直线m外呢?探究问题四:问题1:由以上的折一折,画一画,你认为过一点有几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问题2:在所有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那条线段最短?跟踪练习3: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AB两侧的两所学校.问题1:汽车行驶时,会对公路两旁的学校造成一定的噪音影响。当汽车行驶到何处时,分别对两个学校影响最大?在图中标出来.问题2:当汽车由A向B行驶时,在哪一

6、段上对两个学校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小?问题3:在哪一段对M学校影响逐渐减小而对N学校影响逐渐增大?(用文字表达)处理方式:探究活动二、三,在圆满解决活动一后让学生动手借助不同的工具画一画,折一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垂直.对于第2问的最后一种画法,必要时给出示范,并利用量角器等工具进行验证,为今后探索图形的性质积累活动经验.在学生充分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思考垂直的性质,最好能让学生自己得出垂直的两条性质,在学生总结的过程中,教师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数学概念,完成探究活动四.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首先通过让学生画“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直观中抽象出“点在

7、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这一数学模型,这是分散难点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看似“盲目”的探究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增加继续探究的勇气!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直观画图到理性思考的过程.为了了解学生对垂直的性质的掌握程度,教师给出跟踪练习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具体分析解读.学生在画图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图形,在解决问题时把这些错图或不规范的图实物投影到黑板上,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设计意图:这里设置一些实践问题,探究活动二相同的问题可以借助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引导学生透过现象

8、看本质.通过画、折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掌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