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ID:39811078

大小:127.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11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

2、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产生原因:1.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内源激素影响3.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包括种子、果实

3、、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①生理成熟: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特点:含水量高、营养物质处于易溶状态,种皮不致密,保护组织不健全。②形态成熟:种子具有发芽

4、能力,且外部形态呈现出成熟的特征时。多数树种的采种时期。特点:含水量低、营养物质呈凝胶状态,呼吸作用微弱,种皮致密、坚实,耐贮藏。一般生理成熟先于形态成熟。2种子的采种期:①小粒种子或带翅、带絮毛的种子,应在成熟后脱落前及时采种。②种子成熟后较长时期悬挂在树上不落,采种期可延长。③果实紫红色、红色的树种,易遭鸟类啄食,成熟后及时采种。④果实易开裂的树种,及时采种。3采种方法:树上采种(人工采种、机械采种)、地面收集、伐倒木上采集、水上收集4如何选择采种母树:(一)生长发育条件:树干通直、无病虫害、无疤节、发育健壮、材质好、树冠小、结果丰富、对病虫风等灾害抵抗力强、无机械损伤的林

5、缘木或孤立木(距林分较近)。(二)母树年龄:壮年母树5林木种实:针叶树种的球果、阔叶树中的果实和种子的总称。种实调制: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①脱粒②净种:除去夹杂在种子中的鳞片、果皮、种皮、果柄、枝叶碎片、空粒、废种子、土块、虫卵、异类种子等,目的是提高种子纯度。方法:风选、水选、筛选或粒选(手选)③种粒分级:把某一树种的一批种子按种粒大小加以分类。第四章林木种子贮藏与品质检验1种子寿命:在通常情况下,种子生命力所能维持的年限。2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因素:(一)内在因素:①种子生理解剖性质:种皮结构、内含物②种子的含水量:种子安全含水量

6、③种子的成熟度和机械损伤状况(二)环境因素:①温度:种子对温度的反应因含水量而异。种子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因树种而异②湿度:平衡含水量—种子相对含水量与空气相对湿度之间,保持平衡的含水量种子的吸湿性能因树种而异,不同树种其种皮构造及化学成分差异很大。对一般的树种来说,种子贮藏期间种子贮藏室的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25-50%范围内③通气条件:通气条件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程度同种子本身的含水量有关④生物因子:真菌和细菌、虫害、鼠害3种子贮藏的方法:1)干藏法①普通干藏法②密封干藏法2)湿藏法①室外坑藏法②室内堆藏法③流水贮藏法4种子品质及其指标:1)净度:纯净种子的重量占供检种子重量的百

7、分比。2)千粒重:在气干状态下,1000粒纯净种子的重量。测定方法:百粒法、千粒法、全量法。3)种子含水量(种子含水率):种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比。4)种子发芽能力:发芽率:在最适宜发芽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期限,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发芽势:种子发芽数达到高峰时的正常发芽种子的总数与供测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平均发芽速率:种子发芽所需的平均时间。场圃发芽率:在场圃的环境条件下,所测得的发芽率。5)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6)种子优良度:人为的直接观察来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